导航包含页_
十三团幸福镇:设施农业成为职工群众增收就业“新引擎”
 
兵团广播电视台

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先行。近年来,一师十三团幸福镇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促进职工群众多元增收的重要抓手,着力做好大棚建设、技术推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各项工作,带动职工增收,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团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大棚里的蔬菜绿意盎然。郑亮 摄

走进十三团幸福镇二连的果蔬大棚,绿意盎然,硕大的叶片下,一个个鲜嫩的茄子、黄瓜长势喜人。一大早,该连种植户姚诗恩就开始忙碌起来,他一边查看蔬菜的长势情况,一边和连队技术人员沟通交流大棚种植技术。

2021年,姚诗恩承包温室大棚种植蔬菜。凭借着光照时间长、土质肥沃、配套基础设施到位等优势,基本保持了叶类蔬菜两个月一茬、其他蔬菜一年两茬的水平,他的年收入超过100万元。

姚诗恩说:“我种植了茄子、小白菜、芹菜、辣椒、西红柿等蔬菜,每天都有老顾客提前给我打电话下订单,绿色蔬菜基本上不愁卖。我一共种了29个棚,年产值达180万元。”

查看鸡腿菇长势情况。郑亮 摄

在种植蔬菜的过程中,姚诗恩发现了食用菌市场的商机。今年初,姚诗恩前往阿克苏市及周边团镇学习食用菌的种植经验,并采用菌袋覆土的栽培方式,在自家2个大棚内试种鸡腿菇。目前,鸡腿菇长势喜人。按市场价来算,1个大棚能产生约14万元的经济效益。“鸡腿菇批发价一公斤是25块钱,每个棚一亩地基本上产5吨左右,后面我还准备继续扩大鸡腿菇的种植规模。”姚诗恩高兴地说。

为增强职工种植食用菌信心,带动连队集体经济发展,十三团幸福镇二连党支部还拟筹建一个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着力构建“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以鸡腿菇为突破口,以羊肚菌为龙头,发展菌菇生产,打造食用菌菌种培育、种植、加工、冷藏、销售“一条龙”的食用菌产业链。

十三团幸福镇二连党支部副书记、连长谢祖成说:“通过打造示范点,让职工看到效益,积极自愿参与到连队食用菌种植中来。下一步,我们连队计划带领职工群众外出观摩学习,向产供销一体化模式发展,解决产品销售问题,形成‘合作社+公司’的生产销售模式。”

设施农业成为职工群众增收致富的“拳头”产业,还解决了团镇及周边地区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安外尔·艾尔肯忙完自家的农活,主动和妻子到大棚来打工,几个月下来,给家里增加了不少收入,让他感觉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安外尔·艾尔肯说:“我自己家里也种了地,现在农忙过去了,就到大棚里来打工,每个月有4000多块钱的收入,挺好的。”

俯瞰十三团设施农业。王诚 摄

十三团幸福镇通过推进设施农业产业,鼓励更多职工进行大棚种植,搭上大棚种植的顺风车,采取多茬立体种植模式,大棚种植技术不断地成熟和推广,不仅带动职工增收致富,也推动了团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截至目前,团镇共有大棚141座,年产值达到600余万元,设施农业已成为团镇职工群众增收就业的“新引擎”。

来源/第一师阿拉尔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肖玉莹
分享到:
评论
条评论
发布
底层页正文左侧推荐包含页_
  • 最热
  • 最热
  • 最热
查看更多新闻...
底层页正文右侧包含页_

Copyright 2007 www.btzx.com.cn all right reserned

技术支持:兵团广播电视台兵团在线网站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爱民路439号

版权所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电视台

新 ICP备12002554号 - 1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新备200800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6512020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