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师三十一团以“党建+N”为抓手,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深入推进“123”工作机制,在人才培育、产业发展、生态治理上持续发力,实现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帮助职工群众搭上产业发展的顺风车,促进多元增收。
今年,对于三十一团四连职工任加林来说,又是一个丰产丰收年。9月25日,在任加林的梨园里,140吨香梨已经采收完毕,他正组织工人包装、搬运。由于前期管理到位,今年他家95亩梨园香梨产量达到140吨,贡梨产量90吨,收入120万元,亩产值1.3万元。
“管理园子,你对它上心,它就对你有回报。经过精心管理,我家的果园今年的收成比较理想。”说起今年的收成,任加林腼腆的笑容掩盖不了内心的喜悦,“团里的林果业‘土专家’志愿服务队成员经常到我的果园里,指导我做好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等工作,非常感谢他们的帮助。”
三十一团四连连长周刚说:“在今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中,我们连队试种了410亩板蓝根、70亩辣椒,目前来看效益不错。今后,四连党支部将扎实推进‘123’工作机制,全力服务好广大职工群众,提升大家的幸福感、获得感。”
今年,三十一团坚持“党建引领、因地制宜、多元发展”思路,围绕“优棉、精果、强畜”目标,在土地上“做文章”,鼓励引导职工充分利用土地空间和作物生长时间差,大力推广小茴香套种棉花、小茴香套种玉米等种植模式,有效促进职工增收,持续下好“产业棋”,激活乡村振兴“动力源”。
三十一团五连职工陈文博在棉田内套种茴香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他的增收事迹成了连队职工群众茶余饭后的热点。2017年参加工作以来,陈文博便在不断学习中摸索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种植经验。今年,在连队“两委”成员的引导下,他勇于尝试,用28亩茴香地套种玉米,收益可观。
陈文博说:“茴香的套种成本低,也省工。我今年种植的茴香收入达到5万元,玉米亩产值1800元。来到团场的这几年,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近年来
三十一团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逐步改善棉花“一花独秀”的格局
鼓励职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用好“方寸地” 建成“增收园”
绘出了乡村振兴的美丽“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