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论读书还是行路,我们都会与地名不期而遇。
在那美丽的地方,有一首东方小夜曲唱响了中国和世界,这个地方就是《草原之夜》的诞生地——四师可克达拉市。
可克达拉,一座诗意栖居的生态城市;
可克达拉,一座逐渐被人熟知的年轻城市;
可克达拉,一座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城市。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四师可克达拉市深入开展文化润疆文艺实践活动,坚定文化自信,贯彻新发展理念,充分挖掘和利用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的优势,重点挖掘文化内涵,进一步繁荣文艺事业,推进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
翰墨飘香 弘扬经典
10月25日,2023“中国书法·年展”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在可克达拉市图书馆开展。此次书法篆刻作品展共展出作品299件,均为当今中国书法篆刻艺术最高水平的精品力作。参观者在“家门口”就可感受到书法篆刻艺术的无穷魅力。
此次展览由中国书法家协会指导支持,中国书法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兵团文联主办,四师可克达拉市、中国书法报社、兵团书法家协会承办,书法出版社、《中国书法》杂志社、新疆伊力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协办。
活动当天,在可克达拉市图书馆一楼和四楼的展览区域可以看到,各类书法篆刻作品厚古承今,形式、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吸引了众多书法爱好者和市民前来观展。
“展览展出了很多名师大家的真迹,以前只是在杂志、书籍上看到他们的作品,这次算是圆梦了。”来自伊宁市的书法爱好者刘曼曼说。
六师五家渠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刘德贤专程来到四师可克达拉市看展览,内心十分激动,“这次展览很有意义。能够近距离了解当今中国书法篆刻最前沿的作品,有助于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
“中国书法·年展”首次举办于2019年,是继中国书法兰亭奖、全国书法篆刻展览后又一个展示当代书坛创作和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此次展览共收到全国各地书法作者来稿11342件,经过中国书法家协会组织的严密评审,最终有299件作品入展。
其中,四师可克达拉市有两位书法家的篆刻作品入展,该师市书法家协会秘书长李荣就是其中一位。
“作为新时代文艺工作者,我要以此次展会为契机,更加担当作为、刻苦钻研,以源源不断的高质量书法篆刻作品,为四师可克达拉市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贡献力量。”李荣说。
“中国书法·年展”自举办以来,先后在河南新安、内蒙古乌海、湖北武汉、安徽淮北、山东费县、河南渑池等地成功举办,推出了一大批书坛新人和优秀作品,也带动了举办地书法事业的繁荣发展。
此次“中国书法·年展”选择落地四师可克达拉市,是该活动首次走进新疆。
近年来,四师可克达拉市高度重视宣传思想文化事业的发展,成功承办中国美术馆全国“五十六个民族大团结”雕塑展。中国作协“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新时代文学实践点、中宣部公益电影放映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先后在该师市挂牌,王蒙、沈鹏、吴为山、韩天衡等50多位名家大师为四师可克达拉市倾情创作百余幅文艺精品,文化艺术已融入城市文化血脉,成为可克达拉市的一张靓丽名片。
红色文化 熠熠生辉
深秋时节的四师七十四团,多彩斑斓。在汗腾格里峰脚下,沿着静静流淌的纳林果勒河一路向西,便可看见坐落在七十四团边境线附近的戍边展览馆和钟槐哨所。
“钟槐哨所是电视连续剧《戈壁母亲》的外景拍摄地,主人公钟槐无怨无悔守边护边,是兵团人的真实写照。”
“这里的职工常年驻守在边境线上,是一支不穿军装、不戴军衔的特殊队伍……”
10月5日,来自乌鲁木齐、库尔勒等地的十余名游客认真听讲解员解说,不由得为常年驻守边境、甘于奉献的兵团人竖起大拇指。
近年来,七十四团年接待游客上万人次,红色旅游业已成为该团的支柱产业。
前不久,四师七十二团举行的红军团博物馆附馆揭牌仪式,着实让职工群众振奋。该馆的揭牌,为职工群众深入学习革命先辈的光荣事迹搭建了更高的平台。
七十二团红军团纪念馆自2015年开馆以来,已累计接待参观团1300多个,游客近30万人次。
红色文化不仅是展示形象的“金名片”,还在弘扬兵团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四师可克达拉市的红色文化是其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四师的前身是八路军三五九旅七一七团等部队组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军十五师,为新中国的诞生和新疆的解放建立了不朽功勋。
近年来,四师可克达拉市作为兵团打造军垦文化名城四个试点师市之一,将城市现有规划和军垦文化名城创建工作相结合,深挖红色文化内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将红色文化等元素有机融入城市规划建设中,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要求,重点实施城市公共文化提升项目。
四师可克达拉市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温海霞介绍,红色文化是珍贵资源,我们通过对红色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特质和精神内涵,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截至目前,四师可克达拉市共挂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景点景区20余个。
突显特色 彰显魅力
一场场文艺汇演精彩上演,一道道兵团美食回味无穷,一幅幅生动画面醉人心扉……
今年4月28日至5月3日,四师可克达拉市“草原之夜”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为期6天的9场次活动集中展示了该师市的大美风光和职工群众的精神风貌。这不仅是一场可克达拉真情邀约下的文化之旅,更是一场对外推介师市,催生发展红利的盛会。
来自上海市的游客陈晨感慨说,这才是节假日旅游应该有的样子,在蓝天白云下畅游、听闻鸟语花香,感受浓郁的兵团文化,品尝美味佳肴,体验感太好了。
这个夏天,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沉醉于素有“塞外江南”之称的可克达拉,在这里,文化和旅游融合交汇,孕育出可克达拉独特的魅力,让诗与远方从美好的憧憬成为可以惬意享受的美好体验。
把文化和美食结合起来,是文化旅游节的又一亮点。羊排揪片子、凉皮、传统手擀面……文化旅游节上,“忆军垦岁月·品兵团味道”可克达拉首届美食大赛启动,来自该师市各团场以及酒店餐饮行业的选手们纷纷亮出拿手绝活,全面展示兵团的传统美食文化,通过美食讲好兵团故事、感受兵团文化、传承兵团精神。
从文化旅游节首场活动开始,“纸上生花·剪画时光”文艺惠民活动、“我自书中来”亲子绘本活动、“草原之夜”音乐节主题演出、印象·可克达拉—“华彩水韵·丝路风情”水彩画展……依次精彩上演,令人目不暇接。
温海霞介绍,文化旅游节坚持以“文化润疆”为抓手,深挖红色文化、军垦文化内涵,突出传统文化特色,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
依托深厚的文化资源,创新融合旅游业态,四师可克达拉市在推动“旅游+”多业态融合发展上做足文章。先后与江苏省镇江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镇江市对口支援四师前方指挥组印发合作协议;与中国广播艺术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新疆重点文旅企业代表、新疆旅游行业专家、旅游界人士共同推广打造G219文化旅游品牌,开展了一系列文旅节庆活动,成功激发旅游经济倍增效应。
如今,众多游客驻足这里,他们走进风景如画的可克达拉,聆听新一代优秀青年的奋斗故事,感受兵团人的火热激情;在书香浓郁的可克达拉市图书馆,了解剪纸的起源,感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新时代新征程上,四师可克达拉市将加快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着力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力量。(当代兵团记者/ 刘学尧 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