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社会工作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了2024年度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其中“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六十四团:用好‘石榴籽’调解室 促民族团结一家亲”榜上有名。在“石榴籽”调解室,每一起纠纷的化解都是一次增进民族团结的契机,每一次调解的成功都在为“中华民族一家亲”添砖加瓦。
4月8日,一场矛盾纠纷正在“石榴籽”调解室进行着。两年前,李强(化名)因为承包工程雇佣巴合提(化名),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没有付清巴合提(化名)1.5万元工资。两年来,这笔欠款成为横在两人之间的一道心结。这一天,两人一同走进了“石榴籽”调解室。
调解过程中,调解员马芳深入了解事情原委:李强(化名)并非恶意拖欠,而是确实面临资金周转困难;巴合提(化名)则因这笔欠款影响了家庭生活。调解室启动“1+4+N”工作机制,联合司法所、维稳综治中心等部门共同参与调解。经过3次耐心协调,双方最终达成协议:李强(化名)承诺在2025年10月前付清全部欠款。
从单一的纠纷调处功能,到促进民族团结的多元平台,六十四团“石榴籽”调解室用实践证明:基层治理的“小调解”可以成就民族团结的“大文章”。
“首先我觉得要懂法用法,而且要学法,在调处工作中,民事民间纠纷调解工作中要有凭有据,实事求是公平公正地为老百姓调解,为他们排忧解难。” 六十四团“石榴籽”调解室调解员马芳表示。
六十四团辖区面积380平方公里,共20个连队(社区),是师市人口最多的团场。辖区人员构成复杂,流动性强,连队较为分散且与地方乡镇镶嵌,导致矛盾纠纷频发,社会治理难度较大。
为了有效化解这些矛盾,2022年6月,六十四团党委大胆创新,整合政法委、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等多部门力量,成立了“石榴籽”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室,并推行“1+4+N”模式。
“石榴籽调解室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聚焦4个联动,发挥共治、共调、共解的理念,在化解矛盾纠纷的同时促进民族团结。通过‘1+4+n’的模式,多部门配合,多元化解,切实将群众内部矛盾化解在基层。”六十四团司法所所长汪海告诉记者。
走进“石榴籽”调解工作室,墙上醒目的人民调解工作原则、制度、纪律和程序等制度牌,彰显着调解工作的规范与严谨。室内温馨的布置,沙发茶几上摆放的糖果为紧张的调解氛围注入了一丝轻松与温暖。
为了提升调解队伍的专业能力,六十四团建立了完善的培训机制。每年组织2次以上集中培训,持续提升调解队伍履职能力,组织开展依法行政培训班4期,覆盖230余人次;开展法律知识测试2次,覆盖人数180余人次;组织团场执法部门参加行政执法资格证考试2场次,新申领行政执法证20人。“石榴籽”调解室在调解工作中,创新调解机制,建立重大纠纷联动化解、完善非诉衔接机制,引导当事人对调解协议申请司法确认,增强调解公信力,确保纠纷得到彻底解决。2022年6月成立以来,“石榴籽”调解室成绩显著,开展矛盾纠纷排查45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50余件,成功率达98%,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1190余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用法治力量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践行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新时代‘枫桥经验’。”汪海说。(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季晓燕(实习) 通讯员 卢昱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