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铃铃”,每周二或周四下午的下课铃声响起,学生们三五成群地走出教室,有的到足球场上结伴踢球,有的在乒乓球台“捉对厮杀”,有的在老师的指导下研究小发明,有的走进美术、音乐等多功能教室学习才艺……2023年秋季新学期一开学,师市各中小学校积极落实“双减”政策,开设的课后服务课堂有声有色,格外热闹。
合唱团训练。
为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主阵地作用,大力探索“双减”课后服务新模式,师市各中小学校“因校制宜”,将体育、美育、劳育等课程作为“双减”课后服务课堂的必设课程,实现让青少年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艺术才能的育人目标。
自“双减”政策推行以来,北屯中学坚持素质教育理念,成立了绘画、剪纸、合唱、舞蹈、口风琴、书法、足球、乒乓球等社团,做到“音乐每学期搭一次台、美术每月一展览、足球比赛月月有”,将“艺术与舞台相结合,美术与展览相结合,体育与比赛相结合”,让学生在各类社团活动中掌握技能。
军乐社团训练。
一八八团二中的第二课堂开设了“电脑机器人”特色社团,通过自荐、考核的形式在各班选拔热爱科学、喜欢机器人的学生加入社团。学校科技辅导员宋录老师在每周的“双减”特色课程机器人教学活动中,向学生讲解机器人的基础知识,包括编程模式和结构搭建原理,并针对各项技术难点集体攻关,模拟竞赛。
“注意动作要领,保持基本滑行姿势,膝盖分开、重心下移……”在一八八团中学的速度滑冰第二课堂上,教师许锋和崔德慧认真纠正孩子的每一个动作。该校速度滑冰社团吸引了一到九年级的62名学生参加。作为全国青少年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近年来,一八八团中学将速度滑冰作为学校传统体育项目大力发展,引进专业教师组建了速度滑冰队伍,培养了多名优秀速度滑冰运动员,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也为学校选拔优秀速度滑冰人才打下了基础。
速滑训练。
师市各学校在课后服务过程中积极打造德育课堂,通过统筹校内外德育资源,发挥多方力量开展爱国主义、心理健康、生态环保、生命安全等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教育场所作用,打造红色教育、思政教育、科技教育等实践课堂,让青少年学生在“双减”课后服务课堂中不断厚植家国情怀,增强担当意识,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全媒体记者 李梦娜 通讯员 王卫东 李姗姗 陆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