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你是谁家的孩子?”
学生:“我是李家的孩子。”
老师:“那你就是……”
学生:“李氏之子。”
老师:“读了课题,就能学用,你真厉害!”
这是3月14日七师一三〇团中学课堂上的一段对话,授课的是来自百年名校——淮安市实验小学的教师方彬,授课内容是五年级下册第21课《杨氏之子》。这也是当日“方彬名师工作室”成立后的首次联合教研活动之一。
方彬正在给学生们上课
方彬是淮安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曾被国家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的称号,曾获江苏省“杏坛杯”课堂教学评比特等奖。近几年,她有二十余篇文章在《中国德育》《江苏教育》《小学语文教师》等刊物发表,主持多项江苏省“十二五”“十三五”规划课题并圆满结题。
方彬老师情牵边疆教育,多次申请援疆,今年如愿成行。作为淮安市第二批“组团式”援疆团队的领队,来到七师一三〇团中学后,她迅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率先在一三〇团中学组建了“方彬名师工作室”,以特殊的方式开启了援疆教育生活。
3月14日上午,在一三〇团中学党委书记、校长黄红娜和数十名小学语文教师的见证下,“方彬名师工作室”成立并正式启动。
一三〇团中学党委书记、校长黄红娜(右)和方彬共同为“方彬名师工作室”揭牌
启动仪式上,黄红娜立足师市教育现状,寄予工作室真切的希望。方彬介绍了成立工作室的价值及建设目标。她说:“工作室将大力推进学习共同体建设,秉承共享资源、合作互助的原则,实现师生共生共长;将坚定不移地以专业化发展思路,唤醒工作室成员的发展内需,鼓励大家寻找专业方向,成长为优秀的小学语文名师。”
方彬(左)作表态发言
随后,工作室开启第一次联合教研活动,以“传承经典文化 探寻文言学法”为主题,联合师市“李娟小语名师工作室”,共同开展教学研究,探索文言文教学的新思路。
方彬作主题报告
录播教室里,方彬执教文言文《杨氏之子》。她声情并茂的诵读、惟妙惟肖的表演、风趣幽默的语言,深深吸引并感染了现场所有师生。这篇只有59个字的文言文,方彬从认识人物、理清关系、感知人物入手,引领学生走进文言小故事,循序渐进地体会人物的机智、风趣,感受文言文的精妙。
工作室成立当日,方彬还为师市小学语文老师作了《统编版小学文言文教材解读与策略解析》主题报告,举办了教学沙龙研讨。
教学沙龙研讨
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再次聚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具体的目标。方彬表示,工作室将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勤于理论学习,勇于实践创新,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发展优质的教师队伍,为七师胡杨河市高质量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