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是农业的底色,生态是农业的底盘。随着六师五家渠市绿色农业的发展,科技含量高、综合效果强的生物菌剂被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土壤喝上了“益生菌”,“种养循环”可持续,实现“绿色”兴农、科技兴农可持续发展。
3月15日,六师六运湖农场五连职工刘斌像往常一样来到地里查看冬小麦的长势情况,看着地里绿油油、苗壮叶茂、生长良好的冬小麦,他说这得益于使用了微生物菌剂。
刘斌:“以前种地都是用一些磷钾肥、氮肥,自从去年用了微生物菌剂,效果非常好,今年打算继续使用。”
刘斌去年种植了300亩棉花和甜菜,在生长的关键期,出现了枯黄萎病。使用了生物菌剂后,不但解决了农作物生病的问题,而且产量也十分可观。
刘斌:“给棉花地施用了生物菌剂后,枯黄萎病有所缓解,棉花根系发育生长情况良好,长势明显好于其它农作物。”
六运湖农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马超:“根据使用菌剂和未使用菌剂的棉花地试验数据对比,产量增加了42公斤,每亩地可增收120元。”
六运湖农场一连职工史大权,种植蔬菜大棚9年了,今年他首次将微生物菌剂使用到蔬菜大棚育苗中。
“使用菌肥泡种浸种,出芽率在95%以上,根系都很发达,移栽时间可以提前10天左右,很少出现烂根等问题。”史大权说。
六运湖农场深入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减量增效、绿色替代、种养循环、综合治理工作,将生物菌剂运用到农业生产中,积极推动团场绿色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六运湖农场五连连管会连长 张明:“职工群众看到了使用菌剂的好处后,都开始着手购买菌剂。截至目前,全连使用菌剂的田地已经达到6000多亩,比起去年增加了不少。”
说起生物菌剂,六师土墩子农场的职工群众也是赞不绝口。这两天,二连职工李孟忠正在为500亩棉花地忙着订购生物菌剂。“对比使用菌肥的效果比较明显,用了菌肥的苗子比较粗壮,产量相差二三十公斤呢。”
连日来,六师五家渠市各团场邀请专业技术人员为职工群众讲解微生物菌剂相关知识,为春耕春播和丰产丰收打基础。
土墩子农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 刘兵:“通过一年的推广,各类作物使用微生物菌剂后普遍增产,特别是棉花,2022年棉花单产500.25公斤,是农场种植棉花以来,单产最高的一年。番茄平均单产达到了10.5吨,这也是有史以来收益最高的一年。”
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是六师五家渠市现代农业的前进方向。六师五家渠市认真算好生态和经济“两本账”,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绿色兴农,提升农产品品质,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