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在三十四团七连退休职工张树丽的鸵鸟养殖圈舍,几只体型健壮、毛色光亮的鸵鸟在围栏里伸着长长的脖子悠闲踱步,张树丽忙着为鸵鸟添加饲料,鸵鸟们则迈着“大长腿”在围栏旁争相啄食。
张树丽为鸵鸟添加饲料。
喜欢养殖的张树丽经常在网络平台上学习养殖技术,一次她看到一则养殖鸵鸟的视频,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萌生了养殖鸵鸟的想法。说干就干,经过一番考察,2021年5月,张树丽从尉犁县购买了4只鸵鸟幼崽开始试养。七连“两委”成员得知情况后 ,鼓励她参加团里举办的养殖培训班,并联系该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养殖技术人员为她提供技术指导服务。经过1年多的养殖,张树丽发现养殖鸵鸟成本不高,苜蓿、枣树叶等都可作为饲料。尝到鸵鸟养殖“甜头”的张树丽,在2022年8月又购买了8只鸵鸟幼崽,扩大养殖规模。
鸵鸟在圈舍内悠闲踱步。
如今张树丽养殖的鸵鸟个个膘肥健壮。张树丽说:“鸵鸟以食草为主,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易饲养,一只鸵鸟幼崽可以卖到850元,一只成年的公鸵鸟可以卖到1万多元,一只母鸵鸟一年可以下五六十个蛋,效益非常好。”
张树丽向前来学习鸵鸟养殖技术的职工展示鸵鸟蛋。
从小心尝试到初具规模,张树丽通过养殖鸵鸟找到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她在自身致富的同时,不忘把养殖孵化技术、后期销售渠道等分享给了其他职工群众,带动大家一同依靠特色养殖致富。
随着养殖技术不断成熟,张树丽正逐步走上自繁自养的鸵鸟循环养殖之路,她对今后发展鸵鸟养殖充满了信心。“我今年又买了全自动孵化机,准备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带动更多职工群众增收致富。”张树丽说。
三十四团七连党支部书记谭艳飞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我们党支部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立足实际,整合各项资源,围绕产业振兴,积极引导职工群众调整种养结构,推进立体生态特色养殖模式,依靠典型引路和科技支撑增品种、提品质,助力职工群众实现多元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