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包含页_
皮山农场菜博园:发展设施农业 助力乡村振兴
 
兵团广播电视台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近日,在十四师皮山农场菜博园内生机盎然,各种瓜果蔬菜长势喜人,工人们有的忙着为育苗做准备,有的忙着授粉,有的忙着采摘……大家各司其职,忙得不亦乐乎。

工人在采摘黄瓜。李晓丽 摄

“今年我们种植的瓜果蔬菜都是在去年的157个品种中优中选优,主要有五彩番茄、螺丝椒、泡椒、甜瓜、西瓜、哈密瓜等六个品种,不仅适合南疆种植,而且从口感和产量上都优于去年。”皮山农场菜博园运营经理陈小雷说。

“从今年一月份到现在,我们已经卖出去了5吨左右的螺丝椒和3.5吨左右的黄瓜,收入大概在7万多块钱,现在已经快销售完了。接下来,西红柿、泡椒、甜瓜、西瓜等五月份也可以销售了。”皮山农场菜博园销售经理玉苏普·米尔鲁柯说。

皮山农场菜博园占地500余亩,共有43座温室大棚,种植的蔬菜主要销往团场和周边县市,优质瓜果主要销售往北京、上海、深圳、长沙等城市。

工人正在给甜瓜授粉。李晓丽 摄

“当前我们在疆外的订单数量已经有100余单,这也为我们新疆优质农产品销往疆外拓宽了渠道。”陈小雷说。

皮山农场菜博园通过就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还带动了皮山农场职工群众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增收。

皮山农场十一连居民布阿斯·伊米提2022年1月来到菜博园工作,通过和技术员学习以及参加企业组织的技能培训,她很快掌握了关键技术。

布阿斯·伊米提在为育苗准备营养土。李晓丽 摄

“我不仅学到了种植各种蔬菜的技术,每个月还可以拿到2500多元的工资。接下来,我打算在这里租一个棚自己干,实现增收致富。”布阿斯·伊米提说。

在菜博园内,像布阿斯·伊米提一样实现稳定就业增收的还有150余名职工群众。

菜博园自运营以来,还利用自身优势,开辟农业类项目校企合作道路,积极与高校开展合作,为大学生提供学习就业平台,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在农业领域深耕细作,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

“去年我们与塔里木大学签订的就业协议有150余人。近段时间我们又与石河子大学、塔里木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和田职业学院等院校开展了校企合作。有很大一部分实习生、实践生想到我们这里来就业的意向是非常强烈的。”陈小雷说。

技术人员在教大学生抹芽。李晓丽 摄

古丽苏木·阿里木是新疆农业大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大三学生,三月初来到皮山农场菜博园实习,已经有了留在这里的打算。她说:“来到这里之后,我看到了好多之前没有看到过的蔬菜,老师们也给我们讲了很多学校里没学过的知识,我感觉在这里的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我想毕业之后来到这里工作。”

作为智慧农业发展的先行者,皮山农场菜博园如今已实现了由“产品输出”到“技术输出”再到“模式整体输出”的飞跃。采用的“投资商+运营商+产业工人+产业合伙人”的市场化运营模式,产生了良好的规模、品牌和示范效益。

“产业合伙人就是入驻园区的农户,特点就是农户可以‘拎包入驻’,我们从疆内吸引来的合伙人当前已经有20余位。”陈小雷说,菜博园自运营以来,全年每亩地的净利润大约在4万元。

李二球来自河北石家庄,是皮山农场菜博园的一名产业合伙人,在这之前他属于“门外汉”,但经过和技术员认真学习如今也成了种植的一把好手。

李二球正在给西红柿授粉。李晓丽 摄

“来到这里之后,技术员全程进行指导,比如到了该浇水、施肥等时间点就告诉我们怎么做,也不用愁销路,收获的时候园区就来收。”李二球难掩内心的喜悦,“这个合作模式感觉比较合理,看这长势收入应该不会差,我想再种10个棚。”

“下一步,我们还要加大寻找产业合伙人的力度,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我们这个运营模式当中来,我们计划明年再建设一、二、三期项目,共计有100余个大棚,到时候还能和更产业合伙人合作,助力乡村振兴。”陈小雷说。

来源/胡杨网
编辑/李苗
分享到:
评论
条评论
发布
底层页正文左侧推荐包含页_
查看更多新闻...
底层页正文右侧包含页_

Copyright 2007 www.btzx.com.cn all right reserned

技术支持:兵团广播电视台兵团在线网站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爱民路439号

版权所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电视台

新 ICP备12002554号 - 1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新备200800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6512020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