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 王鹏飞在做笔记。 (资料图片)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心中有光,不惧山高路长。2021年9月,广东省东莞中学音乐教师王鹏飞,跨越万水千山来到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二中学,开始为期一年半的教育援疆工作。他传递先进音乐教学理念,谱写文化润疆“华丽乐章”,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兵团的情、对学生的爱。
坚定信念 潜心教学
提到新疆,许多人的脑海里浮现的大概就是香飘四溢的烤肉、甜美多汁的水果、雄伟壮阔的天山、沙丘连绵的荒漠,还有就是遥远。对于在东南沿海地区出生长大的王鹏飞来说,新疆是一个美丽而又遥远的地方,许多人都是心向往之。当王鹏飞踏上这片土地后,现实和想象中的差异迎面而来:干燥的气候让他的嘴唇时常起皮,时差常常导致他夜里醒来而难以入睡,不习惯的辣味和面食……一切都有点出乎意料!
然而,身体的不适,也不能动摇他坚守的初心,那就是把爱的种子播种在边疆学生的心中,谱写援疆颂歌,为南疆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来到图木舒克市第二中学后,王鹏飞克服语言、文化差异等困难,主动找同事和学生交流谈心,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订教学计划,因材施教,多举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从业多年来,最大的感触就是教师要坚守‘爱与奉献’,要尊重每名学生的差异,播撒真善美的种子,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下成长,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王鹏飞说。
教学中,王鹏飞认真上课,细致严谨,总是不厌其烦地做示范,一天下来,声音沙哑,腰酸背痛。但他说:“音乐是一种奇妙的语言,无时无刻不在抚慰着人们的心灵,我们有责任让学生从音乐教育中获得更多真善美。”
倾心帮带 倾囊相授
和其他援疆教师一样,王鹏飞怀揣着为学校留下“带不走”的教师队伍的信念,通过传帮带,努力为学校培养一支带不走的音乐教师团队。王鹏飞敞开课堂大门,对前来听课的教师倾囊相授,与大家共同学习、研究课题、制订教学方案。
当青年教师接到赛课任务后,王鹏飞在选定课题、教案设计、课件制作、授课环节等方面进行积极指导,反复修改、反复磨课,给青年教师提出中肯的改进意见,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尽其所能帮助青年教师提升授课水平。他积极组织全校音乐教师开展业务培训,认真指导教师的教学和教研活动,充分发挥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加强音乐中心教研组的管理,不断提升音乐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搭建平台 持续赋能
王鹏飞来到图木舒克市第二中学后,发现学生的课外生活相对单调,学生兴趣爱好单一。为了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增强学生的归属感、认同感、荣誉感,王鹏飞通过开展文化润疆校园体育艺术节,与音乐教研组教师用歌剧等演出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通过这种歌舞剧的合作,有效促进各民族师生之间相互交往交流交融。
同时,王鹏飞还创建了名师工作室基地,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教研及各类比赛、展演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有效激发了教师参与教学教研的热情。
“培养学生是事业,关爱学生是本能。作为一名音乐老师,一切为了学生,是我永恒的追求。我要努力践行援疆教师的神圣使命,让学生在音乐中体会美,在音乐的美好中茁壮成长。”王鹏飞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