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记者从乌鲁木齐市城市管理局(行政执法局)了解到,乌鲁木齐去年新增1万余个泊位,截至目前,各类泊位总数达到118.1万个。
去年以来,乌鲁木齐多管齐下,积极谋划、紧盯民生,聚焦各族群众的所思所盼,将“提高市民出行便捷度”列入乌鲁木齐市十大民生实事之一,乌鲁木齐市已建成投用6093个停车场(库)。
乌鲁木齐市城市管理局(行政执法局)市政管线科科长李俊告诉记者,在天山区、沙依巴克区等老城区,在千方百计挤出泊位的同时,不断整合社会资源,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立体停车库建设。目前乌市80%以上的立体停车库由社会资本筹建运营。
同时,乌鲁木齐不断盘活存量,推进共享,让单位、小区公共空间停车资源错峰开放,最大限度释放停车空间资源潜力;充分利用支路巷道建设限时临时停车泊位,缓解老旧小区、商圈、学校等区域停车难问题。
今年,乌鲁木齐还将继续探索“智慧停车”,将新增停车场(库)逐一落点形成“一张图”。
见缝插针 “抠”出停车位
下班回家,小区停车场还有车位吗?周末外出用餐、逛公园,你的车好停吗?近年来,伴随城市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破解“停车难”成为城市治理的一道重要课题。
近年来,乌鲁木齐因地制宜、见缝插针、盘活桥下空间,“增量”停车场(库),“挖潜”路侧泊位、临时停车泊位等,“停车”难题得到有效缓解。
亮点:“挤”出停车位
“政府想了很多办法,能停的道路让停,能开的院子放开,能挤出位置的建新,能改造的老旧小区改造……”家住乌市天山区百信幸福苑一期的章颜宇说,去年小区挤出位置,建了两个立体停车库,加上周边新建的占道停车场和路侧的临时停车位,基本能满足居民停车需求。
水泵厂家属院是个老旧小区,经过改造后,小区内的停车位基本上能够满足小区居民停车需求。该小区采用拓宽、平整、硬化小区道路,重新规范施划泊位线的方式,增加内部停车位。为了缓解周边停车难,在满足本小区居民停车需求的基础上,该小区还通过错时停放对外开放。
“这附近老旧小区多,过去没办法大家都停在路边,影响交通不说,还经常因为抢车位发生争吵,现在不仅‘抠’出了这么多泊位,还新建了立体停车库,方便,点赞。”市民李希周说。
家住沙依巴克区北园春附近的居民陈燕带孩子去南湖周围购物,按照停车指示标识,将车停进家乐福旁的立体停车库。
“明显感觉现在来各大商圈周围停车方便多了,新增了好几处停车场,不用再排长队了。”陈燕说。
家住新民路的居民王亚楠下班回家,将车停在家门口一处大型桥下停车场内。
“方便,过去小区里兜兜转转几圈找不到停车位,现在家门口的桥下就能停,增加了100个停车位,我们小区里的居民都很高兴。”王亚楠说。
着眼城市未来发展,解决停车难的结构性矛盾,乌鲁木齐市下大力气绘制城市泊位蓝图。乌鲁木齐市城市管理局(行政执法局)市政管线科科长李俊说,按照“宜立体则立体,宜平面则平面、宜院落则院落、宜小区则小区、宜路侧则路侧”的原则,乌鲁木齐市还将不断加大对繁华商圈、高架桥下、学校周边等停车难点区域的科学管理疏导,见缝插针挤出新泊位。
亮点:“小改变”破解停车难
荣和城五期小区路侧一处荒废的空地,如今变成了规划整齐的停车场,解决了周围居民和前来办事市民停车难问题。
杨紫涵在这住了三年,她告诉记者,每次加班回来晚了,院子里几乎找不到停车位,门口新增了停车场,确实方便不少,不仅有地儿停车了,荒地也很好地利用起来了。
每天走街串巷,挨个梳理摸排,不断寻找可以增加的泊位……首府城管部门联合交警部门,在中小学校、幼儿园周边道路,设置免费即停即走限时临时停车泊位;在医院、大型商超、市场周边,在不影响动态交通的情况下,设置限时临时停车泊位,规范停车秩序;通过错峰共享等方式持续增加停车泊位……
去年6月底,位于新民路的一处大型桥下停车场投用,极大地方便了周围商户、小区居民、接送孩子的市民。
城管部门通过实地调研走访,了解群众需求,规划设计了该停车场,可供100辆车停放。
这一个“小小”的改变,缓解了周边小区停车位不足的紧张局面,同时也提升了桥下空间的利用效率。
市民韩姣家住兵团一建家属院,家门口新增停车场对她来说是件好事。
“老旧小区院子里空地有限,回家晚了停车位就没了,现在可是方便了,不用到处兜兜转转找车位。”韩姣说。
面对停车难的问题,李俊说,后期将继续鼓励建设占地少、安全性能高、存取方便的地下停车场和立体机械化停车场,推行“共享开放”政策,同时通过系统的规划建设,形成以配建停车设施为主、以公共停车场为辅、以路内停车为补充的格局,确保停车场建设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
声音:“停车越来越方便了”
自从店门口有了停车场,商户汪百通每天都会把车有序地停放在泊位内。
汪百通是水磨沟区万科大都会附近一家酒水店的店主。他说:“以前店门口是块空地,每天只能把车停在路边,现在好了,空地变成了停车场,周围环境更好了,人也越来越多。”
当天早上11时20分,私家车车主曹清尚将车辆驶入万科大都会附近的停车场时,看到四周还有四五个车位。他说:“第一次到这办事,周边虽然都是商业街区,但没想到车位还挺多的。”
中午时间,居民李杰来到大西门布料市场,将车辆停放在靠近河滩路的专用停车场内。他说:“这里人流量比较大,虽然停车位只有30个左右,也很不容易,看得出来,管理部门是在切实想办法。”
市民高鹏来到血站附近办事,按照导航,他找到了位于高架桥下的停车场,停好车后他告诉记者,别看这桥下的小空间,可起了大作用。
高鹏家住米东区,有时候开车来办事就怕找不到停车位,最近他明显感觉市区车位变多了,想找个停车位不用再兜兜转转好几圈。
“桥下空间都利用起来了,这个真的要点赞。”高鹏说。
市民田里坤是位退休教师,中午14时,在苏州西街中石油加油站桥下,他看到桥下的停车场指示牌,摇下车窗询问能否停车,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立马开进去,将车停好,给朋友打了个电话,相约一起吃午饭。
“我把车停好了,够快吧,你快下楼。”田里坤说,以前跟朋友见面,总是因为不好停车不想来这,现在好了,好停车,随时可以约。
田里坤说,桥下“抠”出停车位,此举为市民出行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彰显了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民生情怀。改造后的桥下停车场不仅美观,还配有专人看管。“在这停车又方便又放心。”田里坤说。
未来:乌鲁木齐市停车“一张网”
“现在停车可以通过智能手机进行一系列操作,比如找停车位、缴纳停车费、续办月卡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私家车主张建军说。
“不仅如此,手机App上就能看见哪里有停车场,有多少车位,这附近停车也特别方便。”市民魏星星说。
最让市民张悦高兴的是,目前乌鲁木齐市各个停车场均免收半小时停车费。
“这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真的是件大好事。”张悦说。
为了从源头上解决“停车难题”,乌鲁木齐市逐步推进建设智慧停车,将主城区的公共停车场和路边停车位纳入其中,提高了停车泊位的周转率和利用率。
据统计,乌鲁木齐市目前已将102个路侧停车场,5021个路侧泊位全部纳入“智慧停车”平台。
李俊说,下一步,乌鲁木齐市将继续优化停车资源供给、完善智慧化停车服务、提升公共停车场配套服务、推进智慧停车信息共享,为市民停车出行提供更多便利的服务。(文图/记者贾梦妍 陈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