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包含页_
“中国雪都”的雪咋样?不光雪友关心,科研人员也关注
 
兵团广播电视台

  在一片平整的雪地上,科研人员在挖出一个齐膝深的“雪坑”,剖面被切得整整齐齐,旁边有尺子、密度盒等工具——这里是距离阿勒泰市区十几公里的积雪观测基地,也是中国研究积雪的一块宝地。

积雪剖面。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任江摄

邓婕和同事在讨论记录数据。董世菊摄

  “303克,今天的积雪密度观测结束,还需要再测一下积雪水分含量。”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博士后邓婕说。她正在做的科研课题是《基于被动微波遥感的北半球积雪融化监测研究》。这个一般人念起来都有些拗口的课题,一个重要的研究途径就是,通过对阿勒泰积雪的观测、研究,掌握中国积雪准确的第一手数据,服务于气候变化、水资源调查以及积雪灾害的预警与防治。

  这段时间,她每天都要在没膝的雪中测量收集积雪密度等数据,“阿勒泰是中国研究积雪的一块宝地,积雪非常好,雪深大、雪季长。我们想以阿勒泰作为一个试验点,获取积雪融化的特性,为我们从遥感上反演整个区域的雪深或者积雪融化提供一些基本参数。”

  “中国雪都”阿勒泰,冬季降雪大、积雪深度厚、积雪时间长。2015年,中国科学院和新疆气象局在阿勒泰市气象局的观测基地,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阿勒泰积雪观测基地、新疆气象局遥感中心冰雪观测基地,使用多种观测手段,开展积雪、降雪和融雪等多角度综合研究,为可见光、红外和微波辐射在内的多种卫星遥感积雪手段提供地面验证。如今,这个基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

  阿勒泰市气象局局长王力福介绍,就在当天,中国科学院的另一个课题组也在积雪观测基地进行观测,而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一个科研课题组也刚刚结束观测,才离开阿勒泰市。从积雪观测基地建成到目前,已有10多批科研团队来此开展冰雪相关科研工作。

邓婕在做积雪密度测量。董世菊摄

  “阿勒泰的积雪研究环境得天独厚,在科研人员心中,这里是天花板级的天然试验场。”王力福说,“冰雪科研对推动阿勒泰及全疆冰雪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基础性意义,‘中国雪都’气候品牌的创建,和这些基础性研究密不可分。”(记者 任江 通讯员 董世菊 报道)

来源/石榴云客户端
编辑/李光清
分享到:
评论
条评论
发布
底层页正文左侧推荐包含页_
查看更多新闻...
底层页正文右侧包含页_

Copyright 2007 www.btzx.com.cn all right reserned

技术支持:兵团广播电视台兵团在线网站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爱民路439号

版权所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电视台

新 ICP备12002554号 - 1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新备200800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6512020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