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包含页_
风起龙江 绿染额河 黑龙江省对口支援兵团十师北屯市工作综述
7.5万
团炬


北屯市新区玉带河一角

在祖国的版图上,有两条大河引人瞩目,一条是东北的黑龙江河,一条是西北的额尔齐斯河,虽相隔万里,却因北纬47度牵线搭桥,将彼此紧紧相连。2020年,45 名 (中期轮换 1名) 黑龙江省援疆干部人才义无反顾接过第四批援疆接力棒,在百湖之城倾力奉献,迎向阳花开真情绽放,续写了黑龙江省对口支援兵团十师北屯市的壮丽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新疆工作是全党全国的大事,必须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对口援疆工作,省委常委会多次听取援疆工作汇报,在自身财政紧张的情况下,依然集全省之智、举全省之力,对十师北屯市的支援力度不断加大,使对口援疆不降标准、不减力度。

三年来,十师分指始终聚焦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坚持十师所需和龙江所能的原则,以“十三五”规划收官和“十四五”规划实施为主线,全面落实援疆任务,投入援疆资金3.12亿元,实施援疆项目64个,资金到疆率、项目开复工率连续三年实现100%。

三年来,一批批优秀龙江儿女不远万里来到西北边陲,与十师北屯市各族干部群众勠力同心、携手奋进、比肩前行,共同汇聚起一股磅礴的“龙疆力量”,在额尔齐斯河畔的这座军垦现代新城里,续写了一段段“龙疆”深情的援疆佳话。

产业援疆,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产业援疆是党和政府新一轮援疆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发挥好龙江农业产业和技术优势,结合北屯市资源禀赋、产业要素,可持续的引进产业关联度大、就业带动力强的项目落户师市,不断增强地区自身“造血”功能,为地区产业振兴和职工群众增收致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20年12月27日,新疆神农北味菌业有限公司的黑木耳菌包生产车间内一派繁忙,工人们忙着填料、套袋、封口、杀菌、接种等,为来年的黑木耳种植打下基础。总投资1亿余元的黑龙江援疆项目——一八三团龙疆设施农业基地,占地面积3000亩,建有大棚950个。像神农北味菌业有限公司一样,通过招商引进投资人和本地创业致富带头人在基地推进食用菌、果蔬种植等项目,创造就业岗位500个,团场职工年增收达600万元以上。

2020年夏天,新疆绿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基地玻璃温室大棚繁育孵化的小龙虾苗长势喜人,投放室外池塘饲养后,成功培育出第一批本地小龙虾。2021 年,基地繁育虾苗500万尾,养殖面积1000亩,带动50余户职工参与特色水产养殖。小龙虾已成为一八三团职工的增收致富虾。

产业催生项目、拉动经济、带动就业,实现职工群众增收致富,这是产业援疆带来的最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四五”以来,师市2700余名各族职工群众在援疆项目的带动下,更好更多地参与其中,并实现就地就业和多元增收,援疆综合效益得到充分释放。

当前鲜食玉米的市场需求广泛,师市又有适合玉米种植的天然优势。为了促进援疆资金有效利用并发挥最大的效益,好钢用在刀刃上,建设鲜食玉米加工及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配套等产业援疆项目,打造一八三团“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兵团14个师“十四五”期间两个重点产业援疆项目之一,黑龙江省始终高位推动,派出专业团队推进产业园这件大事更快落实到实处。

2021年5月,黑龙江省农投集团与师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新疆龙疆金谷农产科技融合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引进黑龙江先进种植技术和标准化管理模式,一八三团种植鲜食玉米3436.6 亩,加工902万穗,产品远销至北上广深,销售收入高达2257.31万元,师市职工和周边阿勒泰地区农民每亩地获益1000元以上,初步实现了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结合“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战略布置,开通“龙泰”消费扶贫火车专列,师市企业利用哈尔滨绿博会、大米节等平台“走出去”,签约金额 2亿元。又投资 420万元与黑龙江省前指共同举办新疆专场网络直播带货活动,在深圳建设 3 家两疆 (江) 臻品推广销售平台门店,额河草原、顶山瓜子等10家师市企业入驻平台,拓宽师市特色产品、农牧产品销售渠道,增加了企业和职工群众收入,打响了十师北屯市的品牌知名度。

2019年6月21日,十师北屯市各族干部职工群众在地面上拼出巨幅国旗

“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第八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的指引下,我们坚持推进乡村振兴与兵地融合并举、‘输血’与‘造血’并重、财力与智力支持并行的工作方针,一棒接力一棒向前跑,一批接续一批往实里干,走出了一条兼具黑龙江特色、符合十师北屯市实际的产业援疆之路。”十师北屯市党委副书记、十师副政委,黑龙江省对口援兵团十师分指挥部指挥长谷岩说道。

智力援疆,让希望的种子“结硕果”

智力援疆一直是黑龙江省对口支援十师北屯市的亮点。第四批援疆工作队进疆后,把智力援疆作为工作重点,努力实践“有形加无形”的人才援疆模式,来自伊春市、北大荒集团、省农科院的34名专业技术人才中,26名拥有副高级以上职称,个个都是教育、医疗、科技等领域的行家里手。

从哈尔滨、伊春等地引进 32名教师,他们用心用力教学上课,每年人均授课达到500课时,利用“一带三”、观摩课、公开课、学科讲座等形式传授教育教学经验,主动与受援学校青年教师结成帮扶对子,用情用智传授教育教学经验,为当地锤炼了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因为援疆教师讲课“手把硬”,教学成果突出,“传帮带”效果好,所以在学校领导同事心目中都很有分量,很多学生家长都以自家孩子在援疆教师所带班级为荣。北屯职业技术学校的5名援疆教师,其中3名是继续援疆,在工艺美术、乐器演奏、汽车运用与维修等课程方面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培训学员 1000 余人次。汽修专业教师于亮在 2021 年师市第三届职业技能竞赛暨兵团第九届职业技能竞赛选拔赛汽修组任裁判员,彰显了援疆教师职业教育水平。

2020年10月18日深夜,北屯医院急匆匆来了一位腹部疼痛的少数民族患者。这天恰好是来自北大荒集团的援疆医生李波值班,他沉着冷静地为病人检查,确诊为胃穿孔,需要马上手术。家属听说要做手术时,心里不免有些紧张和不安。但得知执刀医生是援疆医生时,顿时感觉心里有底,1小时手术后,病人转危为安。“援疆医生是我们信得过的医生,有他们在,我们在家门口看病很放心。”哈萨克族小伙叶尔波力激动地为援疆医生竖起了大拇指。黑龙江省共派出两批次50名高端医疗专家赴疆开展“组团式”医疗援疆,先后接诊患者近万人,主持开展各类手术745台,填补北屯医院医疗技术空白34项,“传帮带”医护人员989人次。如今,援疆医生已成为北屯医院的金字名片,无论他们走到哪里,都能让患者感激而归。

春风化细雨,润物细无声!智力援疆的种子已播撒在十师北屯市广袤的土地上,他们正蓄势待发,必将生根发芽、破土而出、茁壮成长,在金色秋天收获春的希望!

民生援疆,为提升职工群众幸福指数把牢“定盘星”

聚焦民生、凝聚民心,把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目标,谋划和推动援疆项目向基层倾斜、向保障和改善民生倾斜,让师市各族职工群众真正享受到黑龙江援疆带来的实惠。

肛肠疾病是十师北屯市及周边地区各族群众的常见病、多发病,因当地缺乏相应的专科诊治技术,大多患者难以得到及时救治而影响病情。来自黑龙江伊春市的援疆医生于仁信自进疆以来,以肛肠专科建设和发展为己任,在北屯医院建立肛肠微创及无痛病房。在他的联系和帮助下,北屯医院加盟北京中医药大学肛肠专科联盟会,引进 XNZ 肛肠微创四步疗法新技术,开启了北屯医院肛肠科发展的新局面。200余例肛肠患者在于仁信的主刀下,实现痊愈。“肛肠微创四步疗法新技术的引进,为十师北屯市和周边地区各族群众看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仅此一项可减少外出就医费用人均近万元。”北屯医院院长聂信胜说道。

霍明东是黑龙江省农科院的畜牧专家。来疆后,依据团场水草丰茂的自然资源优势,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成功促成黑龙江500枚优质籽鹅品种“远嫁”十师,全程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服务,籽鹅出雏率达57%,每年养殖量增长约400只,职工可增收8万元。

科技援疆工作队成立了科技帮扶小组,采取线下“专场授课”和田间地头“实操示范”相结合的帮扶模式,帮助解决种植和养殖方面技术难题20余项,培训农业技术人员2000余人,为职工群众致富增收插上科技的翅膀。

三年来,援疆科技团队践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职工群众家里的诺言,引进小麦、大豆等优质黑龙江种质资源150余份,引进牛羊同期发情技术、人工授精技术等新技术14项,引进龙江华牛项目填补了十师乃至兵团高档牛肉的生产空白,承担各类科研试验40余个,获得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授权31项。如今,科技援疆专家都已经成为当地种养植户的好朋友和座上宾。

黑龙江省援建的北屯市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

三年来,累计投入资金6928万元,实施了7个团场10个连队人居环境改造、北屯医院购置信息化设备、一八八团供热系统智能升级及水力平衡改造、灯光篮球场维修改造等 12个项目,补齐了师市重点领域民生短板,黑龙江援疆带给师市各族职工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深化互动,为龙疆两地搭建交往交流交融“连心桥”

对口援疆是推动两地干部人才频繁交流互动的桥梁纽带,是援受双方深化友谊、增进感情平台,是黑龙江全体援疆干部人才的共同心声。

2021年7月3日,“龙疆号”旅游专列缓缓驶入北屯市火车站,站台上欢声笑语、载歌载舞,590余名游客一下车便感受到了十师北屯市人民的热情。

2021年和2022年,师市党政代表团先后两次赴黑龙江考察调研,并与黑龙江省在现代农业产业、冰雪旅游、文化交流等方面签订多份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龙疆对口合作迈入了新征程,提升了新高度,续写了新篇章。

“依托黑龙江冰雪旅游优势,推动师市与伊春市在冰雪旅游人才培养、品牌打造和宣传推介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引进黑龙江大学冰雪运动专业团队,培训中小学生1万人次,促进师市冰雪运动普及和发展,助力师市创建中国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黑龙江省对口援疆十师分指挥部副指挥长柴德顺说道。

三年来,双方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延伸层次,拓展平台,拓宽领域,伊春市9个县(区),北大荒集团 9家分公司、9家直属企业与十师北屯市 8个团场和 1个工业园区开展对口支援结对共建,在伊春市建立“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实训基地”,形成了“三对一、多层次、全覆盖”的新格局。

三年来,十师先后选派200余名优秀干部人才赴黑龙江开展跟班学习。岗位实训和考察交流,引进80余名医疗、教育、团场等领域专业人才开展柔性援疆,邀请省内15名知名文艺家开展“文化润疆”文艺培训交流,构建了援受双方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新局面。

不是每一朵花都能绽放在雪山之巅,天山雪莲做到了;不是每一棵树都能屹立在大漠之中,戈壁胡杨做到了;不是每一段时光都能激起家国情怀,援疆岁月做到了!从机关到基层,从课堂到田间,从街道到社区……三年来,援疆干部人才的足迹遍布十师北屯市各行各业,他们用脚步丈量责任,用实干彰显担当,用真情温暖群众,树立了黑龙江援疆良好口碑。

“不需要你认识我,不渴望你知道我,我把青春融进,融进祖国的江河。”三年援疆路,一生兵团情!他们不是军人,却将军人的气质,深深融进自己的血液。他们把阿尔泰山景仰,他们把乌伦古湖向往,他们把家国情怀写入援疆,他们把兵团精神铸入灵魂,他们已经是真正的兵团人!

冬去春来,四季轮回,美丽的额尔齐斯河在北屯城边静静地流淌着,见证了一批批黑龙江援疆人的接续奋斗,见证了黑龙江对口援疆给十师北屯市带来的巨大变化。我们憧憬,龙江与额河在北纬47度的牵手,必将会续写更加浓厚的龙疆深情!我们相信,十师北屯市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黑龙江省对口支援新疆前方指挥部兵团第十师分指挥部供稿)


来源/
编辑/苏磊
分享到:
评论
条评论
发布
底层页正文左侧包含页_
查看更多新闻...
底层页正文右侧包含页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