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21日,新疆大学升级版歌舞剧《以青春之我》在新疆大学博达校区完成四场演出,取得圆满成功。
该歌舞剧在2021年完成初演,在校内引起广大师生的强烈好评。2022年,该歌舞剧获得自治区文艺扶持激励资金后,创作团队将剧目重新打造,在剧本结构、音乐制作、舞美等方面进行了升级改造。
升级版歌舞剧《以青春之我》。王永飞拍摄
升级版歌舞剧《以青春之我》采用“戏中戏”的结构方式。剧中主人公新疆大学艺术团团长钟浩面临毕业,一面准备考研,为自己将来能够在大城市里谋一份舒适的工作;另一面,他还要参加百年校庆舞台剧的排练。
排练过程中,钟浩受到剧中人物事迹的感染,在女友马晓莉的动员下,放弃考研和大城市生活,最终选择和马晓莉留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叶城县工作,帮助当地发展核桃产业。
在深层结构,本剧以“蒙太奇”手法穿插了革命志士新疆学院院长俞秀松、革命烈士新疆学院教务长林基路以及新疆大学女科学家潘晓玲的故事,展现了他们的思想、信仰、个性、追求、历史作为和历史贡献。
剧中人物马晓莉的扮演者,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汉文学专业19—3班大学生马热力·吉沙依被剧中人物精神所感动,她说:“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先辈们拼搏奋斗、流血牺牲换来的,新时代的青年应该倍加珍惜。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作为,努力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吴浩源是新疆大学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机械学院)机器人工程专业20—1班大学生。他在看完全剧后说,剧中人物钟浩在考研与赴基层的矛盾斗争中,最终作出自己的选择,体现了青年人的担当。“我毕业后,也计划到生产一线去磨砺锻炼,到真正需要我的地方去发挥专长,书写不悔青春。”吴浩源说。
该剧总导演陈佳介绍,本剧具有不凡的教育意义和深刻内涵。新疆大学作为新疆地区重要教育阵地,发掘本校优秀红色历史,创作温润心灵的文艺作品,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和巩固新疆工作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