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二师二十五团六连职工徐启红家的冬枣大棚内,只见一排排枣树枝繁叶茂,一串串碧绿的冬枣已经挂满枝头。二十五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张新红一大早就来到徐启红的冬枣大棚内帮助他疏果,指导果园管理技术,为冬枣丰产丰收打好基础。
张新红(右)与徐启红(左)穿梭在大棚内忙着为冬枣疏果。张宁宁 摄
“合理疏果能使冬枣红得快、果形好、品质好,卖出好价钱,所以我们坚持把疏果管理作为果品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指导和帮助职工群众开展疏果作业。”张新红介绍。
徐启红种植的大棚冬枣长势良好。张宁宁 摄
2019年秋,在连队党支部的支持下,徐启红开始探索大棚冬枣种植,通过团里的农业技术人员和连队“两委”成员的技术帮扶,加上自己刻苦钻研,如今,他种植出的冬枣皮薄、肉脆、核小、口感好,备受消费者青睐。据悉,今年徐启红家的冬枣预计产量为8吨,收入15万元左右。
徐启红种植的大棚冬枣果实挂满枝头。张宁宁 摄
“今年的冬枣再有两个月就能上市了,销路方面也不用发愁,都是采取订单销售的模式,今年是由连队党支部牵头,销往乌鲁木齐市。”看着即将成熟的冬枣,徐启红喜不自禁地说道。
据徐启红介绍,他家有6座大棚,除了种植冬枣外,他还育辣椒苗、种植秋延菜,一年下来能有30万元左右的收入,对于现在的生活,他直言道:“简直像做梦一样美!现在连队大力支持我们发展果蔬种植,从种植到采收再到销售都有人指导帮忙,让我们靠着果蔬种植实现增收致富。接下来,我还要扩大大棚冬枣的种植规模,增加收入。”
据了解,相比普通冬枣,大棚冬枣能提前2~3个月成熟,经济效益相当可观。大棚冬枣拓宽了职工群众的创收途径,也给连队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思路。二十五团六连党支部书记卢银军表示,接下来,连队将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等方式打造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的冬枣产业。目前,连队已经预定好了冬枣苗,准备再新增5座冬枣大棚,培育精品冬枣,让冬枣树结出“致富果”,助力更多职工群众增收致富。
近年来,二十五团坚持“因地制宜、市场导向”发展思路,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将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种植,促进职工增收,赋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