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钻研棉花种植技术,管理的棉田成为连队的“样板田”;她带头种植枣树,加强管理,提质增效,亩产达到608公斤;她帮助职工建枣园、传经验,解决红枣销售问题,为职工解决各种困难……她就是三十三团七连职工李维莲。
(资料图)
1995年,李维莲随亲戚来到新疆,在三十三团七连落户,成为兵团一名职工。
“一年到头挣的钱还不够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这样的日子我实在不甘心。”当年,李维莲承包了30亩土地,虽然勤劳肯干,但是由于缺乏种植经验,收入微薄。
不服输的李维莲认真学习种植技术,主动向老职工和技术员请教,并积极参加团场举办的培训,先后拿到了农艺师初级、中级、高级资格证。她说:“只要苦干实干加巧干,幸福的日子一定会到来。”
经过多年的学习摸索和经验总结,她管理的棉田每年都达到了“千亩一颜色,万亩一展平”的精品田要求,成为连队的“样板田”。在2006年时,李维莲种植的棉花单产达到了560公斤。
小富不骄,富而思进。2009年,李维莲又尝试种植了50亩红枣。不懂技术的她买来红枣种植管理方面的书籍学习,严格按照团、连的技术要求,不折不扣地加强管理。功夫不负有心人,李维莲的枣园年年都被列为“精品园”,左邻右舍经常到她家的枣园里来“取经”。2022年,她种植的红枣亩产达到608公斤,一上市就被订购一空。
她对职工们说:“以前咱富不起来怨政策,可现在政策好了,兵团给咱职工创造这么好的发展机会,咋还富不起来,只能说明咱们学习运用新技术不够,观念没有更新,眼光不够长远。”
劳作之余,李维莲热情地鼓励职工群众和她一起发展棉花和红枣产业,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种植经验传授给他们,带领职工群众勤劳致富,赢得职工群众的广泛赞誉,成为职工致富的指路明灯。
2017年,李维莲主动拿出3万元,为连队吕树军等4名职工垫付生产资料费,并经常深入田间手把手地为他们讲解棉花管理技术。在她的帮扶下,吕树军等人摆脱了困境,当年户均增收5.5万元,大家尝到了勤劳致富的甜头,种地的劲头更足了。“李姐帮了我们很大的忙,我们也要向李姐学习,今后帮助有需要的人。”吕树军说。
为了改善孩子们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条件,李维莲分别向该团乌鲁克中学捐款6000元、苗苗幼儿园捐款2000元。她说:“奉献爱心,收获希望。为团场教育事业作些贡献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我要把温暖的阳光洒进孩子们的心里,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2022年,在疫情的影响下,连队职工种植的红枣出现滞销问题。李维莲凭借自己多年来积累的人脉,四处打电话联系,帮助职工想办法、拓销路、促增收。“要不是李姐帮我们联系销路,光靠我自己的话,这30多亩地的红枣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卖出去啊,太感谢李姐了。”回想起李维莲帮助自己联系销售红枣时的场景,职工罗先军难掩激动地说。
(资料图)
在李维莲身上,这样的帮扶救助、雪中送炭的故事数不胜数,周边连队的职工群众只要提起李维莲,都会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李维莲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帮扶大侠”。
而李维莲常说:“谁都有遇到困难、过不去坎的时候,只要大家团结起来,互帮互助,就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
在融入兵团、了解兵团、奉献兵团的李维莲身上,“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得到了最美的诠释,她先后被评为兵团“青年职工创业项目带头人”、兵团“三八红旗手”、二师铁门关市“劳动模范”,获得“兵团维稳戍边劳动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