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包含页_
搭建防风沙障 护航万亩农田
 
兵团广播电视台

防风沙障是消减风速、固定沙表的有效工程固沙措施,它不仅可以起到防治风沙危害的作用,还能有效减轻或避免再度起沙,为保障农业生产起到重要作用。

三十七团职工群众正在搭建防风沙障。孙士渠 摄

5月25日,在三十七团3.5万亩国家高标准农田里,负责防风沙障搭建工作的新疆金晟绿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海彬正组织工人迎着风沙天气在地里进行测量、插木方、裹帐、加固等防风沙障搭建工作。

高标准农田边缘搭建起来的防风沙障。孙士渠 摄

据悉,2022年,新疆金晟绿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三十七团国家高标准农田承包土地1815.55亩用于种植打瓜,受风沙影响,去年打瓜的收益并不理想。

今年年初,刘海彬与公司技术负责人王永亮商量解决办法。王永亮提出通过扎防风网的方式保护打瓜苗,但刘海彬却对防风网的稳固程度及防风效果存有疑惑,经过王永亮的耐心解释分析,刘海彬深刻认识到防风网的重要性,当即投资7万元用于购买物料和人工,开始筹备搭建防风沙障。

高标准农田里的打瓜已经长出绿苗。孙士渠 摄

“这个防风沙障我们采用的是16平方厘米的木方,1.7米高,下砸30公分,防沙布1.2米,下埋30公分,防风防沙的效果特别好。”王永亮说,按照预期效果,今年每亩打瓜的纯收入能达到1200元。

三十七团位于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是二师最偏远的团场之一,常年受风沙侵蚀,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多年来,团场职工群众向沙漠“宣战”,一边保护治理生态环境,一边从事农业生产,采用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将沙漠与农田有效阻隔。

三十七团三连职工袁传林今年种植打瓜40余亩,目前打瓜长势良好。“现在团里鼓励我们搭建防风沙障,从目前来看效果很明显,今年的收成和效益有保障了。”

近年来,三十七团坚持因地制宜种植红柳、梭梭等生态经济兼用树种,将防沙治沙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实现了植绿与致富并举、治沙与治穷共赢。

来源/第二师铁门关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王永坤
分享到:
评论
条评论
发布
底层页正文左侧推荐包含页_
  • 最热
  • 最热
  • 最热
查看更多新闻...
底层页正文右侧包含页_

Copyright 2007 www.btzx.com.cn all right reserned

技术支持:兵团广播电视台兵团在线网站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爱民路439号

版权所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电视台

新 ICP备12002554号 - 1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新备200800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6512020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