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第三师四十一团草湖镇立足当地资源禀赋,优化产业布局,以建设现代农业为抓手,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积极引导广大农民发展林下经济,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开启生态致富路,为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提供强大动力。
4月26日,记者走进四十一团草湖镇八连富士鸡林下养殖基地,园里的苹果树已经抽出新枝芽,郁郁葱葱的果树下,一只只肉鸡、土鸡在苹果树下欢快觅食,此起彼伏的鸡叫声在乡间的早晨演奏成一首乡村振兴曲。
“这些是我今年年初新购入的一群鸡苗,已经养了两三个月,把它们散养在果园里,鸡肉的口感更好,更受市场欢迎。”富士鸡林下养殖基地负责人阿不都热依木·吐尔逊指着觅食的鸡群说。
鸡群主要散养在果园里,不仅能吃掉地面的杂草和树上的害虫,提高果子品质,粪便还能充当肥料给果树施肥,为树木提供有机肥。林间养鸡,鸡的活动范围大,抗病能力强,大大提高鸡肉和鸡蛋的品质,是真正的绿色无公害生态鸡、生态蛋,实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促进“林上林下”共赢共生。
据了解,阿不都热依木·吐尔逊和朋友一起种植了130亩果园,为了实现多渠道增收,想方设法探索增收路径。“看到别人发展林下养殖挣了钱,我们也很心动,想尝试林下养殖。”阿不都热依木·吐尔逊看到师市正在大力推广林下种养殖,打造绿色生态立体循环经济,信心更足了。
虽是第一次尝试林下养殖,阿不都热依木·吐尔逊信心满满,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发展立体养殖,不仅养了肉鸡、土鸡,还养了鹅。
“林下养鸡的成本低,目前有肉鸡2000多只、土鸡600多只、鹅300多只,预计今年八月份,会再购买一批鸡苗。”阿不都热依木·吐尔逊说,发展林下养殖的初衷很简单就是为了多渠道增收,带动身边人致富。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按照市场价格肉鸡25元一公斤,土鸡40元一公斤,鹅一只80元左右,鹅蛋10元一个,我们发展林下养殖的额外收入每年大概在10万元左右。”
“种果树+养家禽”的林下养殖模式极大调动广大种植户的生产积极性,为职工群众实现可持续发展增添活力。
四十一团草湖镇积极探索生态和经济协同发展的新路径,依托林果业发展做好“生态文章”,引导职工群众发展林下经济,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双赢局面,将林下养殖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动力,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又一把“金钥匙”。(记者 徐凡 邵红 李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