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包含页_
稻虾田里话增收
 
兵团广播电视台


李沛立 摄

初夏时节,四师六十八团迎来了一年之中的插秧季,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种植户忙碌的身影。

“连队主要种植水稻和小麦,其中大部分是订单种植,销路不愁。”5月22日,六十八团六连党支部副书记、连管会连长陶志强说。

六十八团地处伊犁河谷,水稻种植历史悠久,也是职工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最近几年,随着水稻种植技术的日趋精准和完善,增产增收空间越来越小。

为打破这一瓶颈,2021年初,陶志强带领连队几名敢闯敢干的职工创办了新奇特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连队发展、职工群众增收找出路。

资料图片

陶志强明白,连队以种植水稻为主,无论如何发展,都离不开这一主业。恰好那几年,六十八团大力推广“稻虾共作”种植养殖新模式,陶志强抓住这一契机,率先开辟出200亩水稻田养殖小龙虾、螃蟹、鱼等,努力实现“一地两用、一地双收”。

“小龙虾对农药、化肥都很敏感,因此,套养了小龙虾的稻田,会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保证了水稻绿色生产。与此同时,稻田里的有机物质,又给小龙虾、螃蟹和鱼提供了饵料,非常适合它们生长,可以说是‘互相成就’!”陶志强说。

到了小龙虾上市的季节,为打开销路,陶志强提前策划并开展“美丽稻田稻虾节”“小龙虾垂钓节”等活动,向外推介小龙虾和绿色有机大米。

2021年夏季连队养殖的小龙虾、螃蟹等水产品供不应求的情景,新奇特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伍生至今仍记忆犹新。不仅稻田里的小龙虾、螃蟹等水产品好卖,连稻虾田的水稻也是供不应求。陶志强和合作社社员十分看好“稻虾共作”的发展前景,为推动连队大米产品品牌化发展,2021年底,合作社注册了“心鲜丰”虾蟹米商标。

资料图片

秋收后,看着稻田里一捆捆收获后剩下的稻草,周伍生心里有了盘算——发展乡村旅游是大趋势,何不利用这些废弃的稻草编一些手工艺品,为连队增添一些不一样的风景?

说干就干,周伍生带领合作社社员跟着网络教程边学边试,先是将稻草加工成草帘、草绳,又经过设计,用钢筋焊接出牛、马、小龙虾等动物的大概轮廓,再将草帘、草绳等编织到钢架上,制作稻草工艺品。

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稻草牛、稻草小龙虾,散发着独特的田园气息,不仅获得了连队职工群众的连连称赞,还通过网络宣传,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

2022年,合作社扩大种植了1000亩稻虾田,“通过发展实施稻田立体种植养殖,大力发展旅游业,连队职均增收1.5万元。”陶志强说。

目前,合作社共有社员123人,对于未来,陶志强有了更多规划——扩大稻虾田规模,发展“云种养”,尝试小龙虾越冬繁育,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在带动连队农业发展转型升级的同时,也为职工群众增收致富探索更多途径。

来源/第四师可克达拉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韩健
分享到:
评论
条评论
发布
底层页正文左侧推荐包含页_
查看更多新闻...
底层页正文右侧包含页_

Copyright 2007 www.btzx.com.cn all right reserned

技术支持:兵团广播电视台兵团在线网站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爱民路439号

版权所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电视台

新 ICP备12002554号 - 1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新备200800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6512020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