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 陈兵(右一)在给棉农讲解棉田病虫害防治的方法。 孙天虎 摄
眼下正是田管的关键时期,各团镇棉田间、果园里、设施农业大棚内,处处活跃着科技特派员的身影。
6月11日,记者在兵团三师四十九团海安镇十八连兵地“连村共建 科技兴村”示范基地见到了科技特派员陈兵,他正在为十八连结对村阿勒台买里村(4村)的群众讲解棉花示范田苗期管理技术。
陈兵是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所博士、研究员,也是兵团“三佳科技特派员”和全国“金桥奖先进个人”获得者。多年来主要从事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农情调查和技术培训。
陈兵来师市已经有7年的时间。期间,他曾在四十四团永安镇、四十九团海安镇、五十一团唐驿镇等7个团镇开展科技服务,切实帮助职工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多年来,他深耕基层,用自己无悔的青春默默耕耘,为师市农业增效、职工群众增收贡献一份力量,让农业科学技术服务长在泥土里,在田间地头把农业生产实用技术传授给农户,帮助他们提高棉花、玉米等农作物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水平,为农户增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从棉花播种到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培训,几乎月月不落,一年下来,至少能培训300多人次。同时,为了让“干播湿出”种植新技术更好地推广应用,陈兵深入基层,通过现场观摩、实地讲解等方式进行跟踪指导和服务,对职工群众进行“干播湿出”技术指导,让他们受益。
棉花苗期如何管理、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这些都是陈兵最为牵挂的事,陈兵一天二十四小时,全身心投入到农作物的提质增效上。
“‘干播湿出’种植技术好。陈老师讲得也很好。”阿勒台买里村(4村)群众喀迪尔·艾克木谈起陈兵竖起大拇指。喀迪尔·艾克木正是十八连兵地“连村共建 科技兴村”示范基地种植户,23亩棉花地全部采用“干播湿出”种植技术,也是第一次尝试“干播湿出”种植技术。
陈兵的到来,让喀迪尔·艾克木有了主心骨。他说,是陈老师让他明白,科学种田有多重要。“刚开始我不了解‘干播湿出’技术,不愿意接受,陈老师耐心跟我讲解,让我了解‘干播湿出’技术的优势,不仅节水省力省钱,还有效提高出苗率。去年亩产才320公斤,今年亩产达到500公斤不成问题。”喀迪尔·艾克木说。看着地里长势良好的棉花苗,他很是高兴。
“组织派我到哪儿,我就要在哪儿干出一番事业。”陈兵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作为一名科技特派员,陈兵几乎每个节假日都坚守在基层一线,不是奔波在棉花地里,就是穿行在基层连队。
今年,兵团继续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选派120余个科技特派团、500余名科技特派员,深入团场连队和邻近地方乡村开展科技服务,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及时解决职工群众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为农业提质增效、丰产丰收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