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超燃的新疆“和美杯”乡村篮球赛(以下简称:“村BA”)在新疆各地州火热进行,在现场,选手们展现出了帅气的篮球技术,啦啦队的气势则更是一浪高过一浪。这样热闹的场面,很快也要在乌鲁木齐市展开了。
盼在“村BA”上展风采
目前,乌鲁木齐市“村BA”已经开始报名组队,预计6月底开始进行区县一级的预选赛,随后,决胜出的队伍将参加市级比赛,市级胜出的队伍参加全疆“村BA”总决赛。
“我已经迫不及待了,就等着报名组队参赛,以前上学的时候在学校打过篮球赛,二十多年过去了,别看我平时种地,篮球可是一直没放下。”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安宁渠村民刘富良说。
刘富良说,前两天听说“村BA”要准备组队了,兴奋地跟老婆唠叨了一晚上:“我上学时候也是学校篮球队的主力,篮球赛时有很多同学站在场边为我加油,那是我的高光时刻。只是后来再也没机会上场,我要抓住这次机会,这不仅代表着我对篮球的热爱,更是我的情怀和青春。”
目前,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和乌鲁木齐县已经着手开始组队。乌鲁木齐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指导服务中心综合三科科长张之遥说,大家的积极性非常高,通知一经下发,报名咨询电话就响个不停。“村BA”是村民们盼望已久的,也希望能够从“村BA”中找到乡村篮球最闪亮的星。
新疆“村BA”带动全民参与热情
在乌鲁木齐市正在组队的同时,新疆各地州的“村BA”正在进行。在刚刚过去的周末,乌苏市石桥乡的“村BA”开赛了,12支参赛队伍,这让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126团驻乌苏市石桥乡康苏瓦特村第一书记、“访惠聚”工作队副队长张浩没想到。
电话中,张浩告诉记者:“别看都是村民,篮球技术还真不赖。这项活动不仅带动起了每个村的参与度,更让运动氛围在各村蔓延,同时还带动起了村子中的特色文化活动,‘村BA’举办的好处太多,村民这两天常常在我耳边念叨:希望以后能多举办这样的赛事,丰富业余文体生活,也让他们多上赛场。”
正如张浩所说,但凡举办过“村BA”的乡村,近期的运动热情都超级高。早晨出门晨练的人多了,村子里的篮球场也利用起来了,连村民们打招呼的方式都变成了:“去打篮球么?”“打完球了么?”“走,看打球去。”
在新疆洛浦县,全县244个村(社区)组织1508个男子和女子村民小组(队)代表队,共1.5万余名农牧民群众参加篮球赛,参与观看群众达137.3万人次、网络直播114次、网上观看人数达9.2万人次……这一系列数字的背后,不仅是篮球运动的普及,更体现出村民的参与度。
在洛浦县,从今年2月初开始,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就开始对全县的篮球场使用情况进行调研,维修、发放篮(排)球等器材,全县244个村(社区)的篮(排)球场地保证正常使用。
从2月底开始,全县244个村(社区)均举办了篮球赛,达到了村村参与的状态。
巴楚县的“村BA”同样得到了村民们的追捧,14支参赛队伍中,选手们的精彩表现让裁判有时都会忘记其实他们平日里都是下地干活儿的村民。
巴楚县夏马勒乡英吾斯塘村妇联主任依帕热·麦麦提告诉记者:“我们的比赛在今年4月份就举行完了,直到现在,村民们回忆起那几天,都兴奋不已。他们拿起工具下地能干农活儿,走上球场,同样能打一场出色的篮球赛,我认为这就是当代村民最帅的样子。”
体育赛事带动乡村文明、乡村振兴齐步走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的灵魂,“村BA”调动了人们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让乡村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年轻有活力。
以洛浦县为例,244个村(社区)都组建了自己的啦啦队,在比赛间隙进行舞蹈表演。啦啦队将现代舞与新疆舞融合起来,编排起了自己队伍的特色舞蹈。他们的表演同样赢得了阵阵掌声。
比赛期间,承办赛事的运动场附近,都会有村民来摆摊,一个个小型巴扎自然就形成了。
和田地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书记周能文在电话中对记者说,体育运动是乡村振兴的一部分,同时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乡村文化建设中来,最终形成合力,发展地区农、商、体、旅等多产业。
乌鲁木齐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刘毅勇说:“我们希望通过‘村BA’的举办激发起村民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展现乡村文化发展的活力和独特魅力,让人们看到乡村发展的新气象,以竞技体育+乡村文化的体现形式,调动人们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让乡村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年轻活力。相信这种更接地气、更有温度的比赛能够为乡村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相信乌鲁木齐的‘村BA’也一定能办出我们的特色。”
自治区体育局群众体育处处长翟鸿飞介绍,新疆各地的“村BA”都办出了自己的特色,此次新疆“和美杯”乡村篮球赛的举办,充分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让广大农牧民们有意愿、有机会、有平台参与到篮球运动中,不仅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加强了人民群众之间的交流,增强村(社区)、乡镇、县的凝聚力,办出新疆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