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291万人,比去年增加98万人,再创历史新高。教育部会同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统筹谋划,周密部署,指导各地精心做好考试组织和考生服务工作,全力以赴实现“平安高考”目标任务。
从严规范管理
全力保障考试安全
——严格落实安全责任。会同国家教育统一考试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对做好今年高考安全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切实压实各地各部门主体责任。指导各地全面梳理存在的安全隐患,改进完善相关措施,守牢考试安全底线。
——严格规范考试管理。指导各地进一步健全考务管理工作制度,健全考务工作人员管理、试卷印制、试卷运送与保管、考试实施、安全保密等工作规范要求,保障考试招生公平、安全、科学、规范。
——严厉打击考试舞弊。会同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开展打击作弊专项行动,将防范手机作弊作为重中之重,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指导各地强化人防、物防、技防等措施,严格入场安检规范,强化考场监考巡考,严厉打击利用手机等通信设备作弊行为。对于在高考中存在作弊行为的考生和人员,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坚决维护高考的公平公正。
——统筹做好考试防疫。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等部门,指导各地深入总结以往经验做法,坚持科学精准防疫,精准落实“乙类乙管”等要求,完善方案预案,针对不同考生情况分类设置考场,备足备用考场和工作人员,做好考生和工作人员考前健康监测,细化防疫措施,及时发布考试防疫要求。
优化考生服务
全力保障温馨高考
——优化考生服务保障。会同国家气象局等部门密切分析高考期间发生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等信息,指导各地进一步完善预案,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指导各地进一步做好治安出行、食宿卫生、噪音治理等方面的综合保障。为全国近1万名各类残障考生参加考试提供合理便利。
——开展“2023年高考护航行动”。会同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继续开展“2023高考护航行动”,指导各地集中开展“清理互联网涉考公众账号”“点亮权威考试招生机构官网标识”等多个专项行动,积极营造良好考试环境。
——加强志愿填报指导。指导各地各高校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精心组织考后高考志愿填报专项咨询服务活动,多渠道、多方式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政策解读、信息参考和咨询服务。充分发挥中学主渠道作用,加强高三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政策培训,为考生提供更多针对性的优质服务。
强化宣传引导
全力营造良好氛围
——加强政策宣传解读。指导各地充分发挥“新闻发言人”制度,积极运用电视、官网、官微、直播、短视频等形式,开展广泛多样的信息发布、政策解读等服务工作。
——规范涉考培训机构行为。指导各地制定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加强校外涉考教育培训机构涉高考行为的规范管理,严厉打击虚假宣传、收取高价咨询费用、违规开展培训服务、组织诈骗或作弊、扰乱考试招生秩序等违法违规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舆论环境。
近日,教育部统一公布了教育部以及各省(区、市)2023年的高考举报电话,欢迎广大考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及时举报反映涉及2023年高考的问题线索。教育部及各省(区、市)将会同有关部门根据举报线索第一时间核查处理,坚决维护高考公平公正。
@乌鲁木齐高考生
今起可预约爱心免费送考车啦
5月31日上午,随着出租车司机们响亮而整齐地喊出“我们准备好了”,2023年乌鲁木齐市城市出租汽车行业爱心送考活动启动。
在现场,记者看到出租车驾驶员们站在一辆辆干净整齐的出租车旁。“能再次参加爱心送考,我很激动。我将打起十二分精神,为考生做好接送服务。”出租车驾驶员阿拉江·那比江把“2023爱心送考绿色通行证”的标识贴在前挡风玻璃上。
5月31日上午,在乌鲁木齐市公交出租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的士之家”门前,出租车驾驶员们领取爱心送考标识。尚丽娟 摄
自5月15日乌鲁木齐市交通运输部门发出爱心送考倡议以来,出租车企业品牌车队和党员车组的从业人员,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全市2600余名出租车从业人员报名参与志愿服务。
5月31日上午,在乌鲁木齐市公交出租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的士之家”门前,大家把爱心送考标识贴在出租车前挡风玻璃上。尚丽娟 摄
6月7日至9日高考期间,乌鲁木齐市考生可凭今年的准考证免费乘坐志愿者们的“爱心送考”车辆,前往考点参加高考。同时,针对有特殊困难、离考场较远、出行不便的考生,可提前拨打电话预约送考的出租车。
“乌鲁木齐市城市出租车行业已经连续19年开展爱心送考志愿服务活动。我们希望今年爱心送考的志愿者继续发扬无私奉献精神,保持良好的车容、车貌、车况,为广大考生提供文明热情周到的交通服务,让家长放心,考生安心。”乌鲁木齐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出租车驾驶员们已经做好了“爱心送考”期间规范服务、安全营运的各项准备工作,随时准备用实际行动,在高考期间给予考生力所能及的关心和帮助,共同营造充满爱心的城市交通运输环境。
为了便于各位考生联系2023年参加爱心送考的企业,合理安排好服务车辆,现对2023年参加爱心送考企业联系人、电话公布如下:
兵团高度重视少年儿童教育工作,多举措并行,办品质教育——倾心浇灌育小荷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儿童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兵团宝贵的新生力量。
兵团党委高度重视少年儿童教育工作,聚焦兵团职责使命,各项改革稳步推进、配套措施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在阳光下绽放灿烂笑容,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的美好愿景正在照进现实。
幼有所育,让每名幼儿享受优质教育
5月30日,家住八师石河子市51小区的李雪娇接上了刚从幼儿园放学的女儿。“妈妈,今天幼儿园有跳蚤市场,好好玩,我买了两个玩具……”放学路上,听着女儿稚嫩的声音讲述幼儿园里有趣的事情,李雪娇庆幸孩子能顺利进入这所幼儿园。
李雪娇居住的石河子市开发区人口较为密集,普惠幼儿园资源稀缺,孩子出生后,便一直为入园问题困扰着。
2020年,石河子市政府投入资金高标准建设了实验幼儿园,在这里,整洁明亮的教室、温馨舒适的午休室、设施齐全的游玩区一应俱全,园内还有多功能活动室、美术室、阅读区、种植区、沙水区、风雨操场等活动区域,每月的保教费四五百元。幼儿园离家七八分钟的车程,不仅接送方便,收费也合理,孩子在精心设计的各种游戏中获得陪伴和成长,她和家人都很满意。
小朋友在八师石河子实验幼儿园游戏区玩耍,探索沙子的秘密(摄于5月18日)。 蒙奎洁 摄
石河子实验幼儿园园长孙红霞说,幼儿园共设置36个教学班,提供1080个普惠性学位,大力解决周边适龄幼儿“入园难、入园贵”难题。
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提高保教质量,降低学前教育成本,是全国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八师石河子市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八师石河子党委坚持高位统筹、高点谋划、高效推进,为学前教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出台《八师石河子市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等10余个文件,构筑起纵到底、横到边的学前教育政策体系。
近三年,八师石河子市共投入3.4亿元新建、改扩建9所公办幼儿园;拨付市区生均公用经费1139.76万元,拨付团场生均公用经费3768.94万元;投入6226.14万元支持普惠性幼儿园发展。近三年,八师石河子市共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2580个,认定民办普惠性幼儿园35所,共新增普惠性学位9286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从68%提升至94.6%。全市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逐年扩大,有效缓解了“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师市规范性、公益性、普惠性的教育体系迈上了新台阶。
教育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基础工程,在兵团,越来越多的家长也像李雪娇一样亲身体会到从“入园难”到“上好园”的跨越。截至2022年,兵团公办幼儿园占比75.4%,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8.64%。
幼有善育,让孩子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5月30日10时50分,一师阿拉尔市塔里木第三幼儿园户外活动开始了,500多名幼儿从教室里跑出来,到自己喜欢的游戏区和小伙伴一起玩耍。
该幼儿园根据现有园区环境拓展游戏空间,将室外场地变为幼儿的“游乐园”,还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低结构材料,如积木、轮胎等,幼儿对这些很感兴趣,玩得不亦乐乎。
活动中,游戏过程全部开放,老师只提供做游戏用的材料,然后就在一旁观察幼儿做游戏的过程。“我们没有固定的课表、课堂和教材,课程都是孩子们‘玩’出来的。” 一师阿拉尔市塔里木第三幼儿园园长朱静说。
“幼儿想玩什么、和谁玩、怎么玩都由自己决定。”朱静说,孩子在游戏中常常会遇到困难,但是只要他们没有放弃,还处在探索的状态中,幼儿园老师就会控制介入的冲动,让孩子有充足的时间自己解决问题。
自主游戏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培养了他们的团结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作协调能力以及创新探究能力,孩子们的变化显而易见。
将游戏的权利还给孩子,让孩子们可以自由、自主地选择做哪项游戏,在游戏中探索、学习、成长,这就是“安吉游戏”的幼教理念。
2020年12月,一师阿拉尔市、八师石河子市被教育部列为“安吉游戏”实验区,一师阿拉尔市塔里木第三幼儿园、一师三团幼儿园、一师十三团幼儿园、八师石河子实验幼儿园、八师石河子机关第二幼儿园、八师石河子机关第三幼儿园共6所幼儿园被选定为实验区的试点园。项目实施以来,各试点园积极探索以幼儿发展为本的保育教育实践路子,真正让每名幼儿实现“释放天性,快乐玩耍”。
目前,“安吉游戏”模式下的幼儿户外自主游戏已经在各试点园取得很好的效果。为此,兵团教育局还通过举办讲座、召开现场会,邀请专家、名园长来实地指导,各师观摩交流等形式,培训其他幼儿园的园长、老师,推动“安吉游戏”项目在兵团全面实施。
学有所教,让每个孩子都能“上好学”
竹笛声绵延回响,扬琴声悠扬婉转,古筝声余音绕梁……5月29日下午,二师铁门关市华山二中特色校本课程开课,各社团活动小组课精彩纷呈,民族乐器课、国画课、书法课、扎染课……学生们自主选择喜欢的课程,培养兴趣,增长才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师铁门关市华山二中教师姬晓珍(左三)为陶艺社团的学生们讲授陶艺制作方法(摄于5月29日)。王云鹏 摄
在华山二中室内运动场,学生代康顺选报了攀岩社团,这是他最为期待的课程,学得格外用心。“我参加了扎染和攀岩两个社团。学习扎染可以让我更好地感受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攀岩可以让我战胜恐高,变得更勇敢。”代康顺说。
华山二中在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中特别突出艺术教育和科技教育,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构建适合学情的“课程部落”体系。
在非洲鼓课堂,华山二中教师薛调弟指导学生调整音调、掌握节奏,学生们认真地听、仔细地看、用心地揣摩,随着音乐响起,学生们的鼓点和音乐节奏旋律完美契合。
“对孩子来说,音乐带来的远不只是对紧张学习的调剂和放松。音乐活动是一种审美过程,优美和谐的旋律直接作用于感官和心灵,可以提高学生认识美、享受美、创造美的能力。”薛调弟说,“学校遵循音乐学习的规律,结合各年级段学生特点开设不同音乐课程,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生活。”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师的特长,华山二中分别开设了中华传统文化、音乐、美术、科技、体育、综合等33个社团,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并且全部免费向学生开放。
“发展好每一名学生,成就每一位教师,办好每一所学校,幸福每一个家庭”是二师铁门关市始终坚持的教育发展理念。2018年,二师铁门关市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以来,持续投入10.1亿元,大力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缩小城乡办学条件差距,新建、改扩建校舍13.45万平方米,新增义务教育优质学位5000余个。
随着一所接一所优质学校拔地而起,基础教育已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到“上家门口的好学校”的新阶段,优质教育走进寻常百姓家。
如今,和华山二中一样,二师铁门关市越来越多的学校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亮点纷呈的特色课程、现代化的智慧课堂、兵团特色的校园文化、快速发展的智慧校园……师市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