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包含页_
兵团:“团购”放心药,让患者用得上用得起
7.5万
兵团日报

兵团多举措推进药品耗材集采工作见行见效——

“团购”放心药,让患者用得上用得起

日前,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对第八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中选结果进行公布,共有39种药品集采成功,中选药品平均降价56%,中选结果将于今年7月实施。

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切实降低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减轻群众医药负担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兵团全力推动国家组织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见行见效,积极参与山东、河南、福建等省际联盟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及兵地间“南北中”三区域医疗机构联盟药品集采与议价工作,推动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常态化制度化运行,让职工群众用到更多质优价廉的药品与医用耗材,更好地保障职工群众病有所医。

如何进一步降药价?

集中带量采购,挤出虚高价格“水分”

人工关节置换是治疗因外伤、退变老化等原因导致的股骨头坏死、关节损伤、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但长久以来,因为人工关节的采购价格偏高,许多患者负担不起,只能选择保守治疗。

四师可克达拉市市民杨利戈右膝患有关节炎,腿疼得走不了路,想要根治就得更换人工膝关节,但以前2万多元的人工膝关节医用耗材费用让他很“头痛”,犹豫再三,还是选择了保守治疗。“今年4月,我右膝的关节炎又犯了,严重影响我的生活质量。去四师医院就诊时,医生告诉我,四师可克达拉市落地执行国家人工关节集采价格后,人工膝关节从原来的2万多元降到了5000多元。我当即就选择做了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目前恢复得很好。”杨利戈说。

从慢性病、重病患者常用药“提质降价”,到冠状动脉球囊扩张导管、人工关节等高值医用耗材降价,无不给职工群众带来了最直接、最实在的优惠。比如肝癌一线靶向药甲磺酸仑伐替尼胶囊,每粒价格从平均108元降至10.68元,一个治疗周期可节约费用8750元;种植牙集采落地后,一颗牙的手术耗材成本将由集采前的平均1.1万元降至5000多元。

兵团多举措扎实推进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挤出药品耗材虚高价格“水分”,截至目前,累计落地实施国家、省际、省级集中带量采购药品493种1083个品规、高值医用耗材11类,平均降价幅度分别为62%、76.6%,累计节约医疗费用支出11亿元,切实减轻了职工群众医药费用负担。

兵团公平公正、依法依规开展药品和医用耗材分类挂网阳光采购,建立每季度受理药品、每半年受理医用耗材的分类挂网工作机制,不断提升药品和医用耗材网采率,一批临床价值高、经济性评价优良、救命救急的医药产品被纳入采购平台。截至目前,已有2510家企业的2.79万种药品、2674家企业的218万个医用耗材,在兵团药品采购信息平台上挂网采购。

“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的落地,不仅提高了医院临床就医用药管理水平,还显著降低了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极大地减轻了职工群众特别是部分慢性病、常见病和癌症类患者的就医负担。”兵团医疗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殷泰平说,兵团还积极落实国家集采药品结余留用政策,切实发挥结余留用政策资金的激励导向作用,进一步提升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全面推进“三医联动”改革,促进医疗机构临床用药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有效降低职工群众用药负担。

截至目前,兵团已将国家第一批集采药品结余留用资金901.84万元返还给相关公立医疗机构,还完成了对国家组织药品和医用耗材、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品种的结余留用资金测算工作,预计可返还结余留用资金6000余万元。

如何确保降价不降质?

对中选企业和品种,实施全覆盖监督检查

恩替卡韦是慢性乙型肝炎用药,其原研药费用约为每月700元,国产药也在每月500元左右,集采后,使用这款药每月费用不超过20元。

十一师职工李勇患慢性乙型肝炎已超过10年,曾长期服用原研药,一年花费在5000元左右,而现在,一年的药费还没之前一个月的高。

经济负担减轻是好事,但医生和患者更在意的,是药品质量能否得到保证。

“对于集采药物的质量和疗效,我们最初也存在顾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新疆兵团阿拉尔医院临床药师孔令乔坦言,换药初期,他特别留心病人的反馈,经过几个月的观察后确定,使用集采药物与之前的疗效是一样的。

国家组织的集中带量采购药品,都是从通过疗效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中进行遴选,在严格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也为医疗机构提供了药品选择的良好倾向性。“对医院来说,集采对药品的安全合理用药是一个优化,价格方面也是一个节省。”孔令乔说。

随着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推进,在解决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虚高问题的同时,更要确保药品的质量。殷泰平介绍,兵团高度重视集采中选药品质量安全,各级药品监管部门对集采中选药品进行全覆盖监督检查、产品抽检、持续强化不良反应监测,特别是针对低价中选或者大幅降价的药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和抽检频次;对兵团辖区内涉及的药品生产企业,重点检查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执行情况、按照核准处方工艺组织生产情况、记录与数据管理要求落实情况、风险隐患排查情况、药品追溯体系建设落实情况等;对中选品种的配送企业,实施100%全覆盖检查,重点开展购销渠道合法性、储运条件合规性以及配送能力检查;对医疗机构使用集采中选药品开展监督检查,规范药品采购行为,要求医疗机构严格执行药品进货查验制度,确保“货、账、票、款、证”一致,全力保障职工群众用药安全。

如何更好地满足参保患者合理用药需求?

“双通道”管理,让集采药品买得到可报销

八师石河子市市民王芳(化名)是一位肿瘤患者,需定期服用吉非替尼进行靶向治疗。“这个药疗效好但价格昂贵,被纳入集采前,我每月的药费在1600元左右。经国家集采后,药价已经大幅下降了。”王芳说,4月到医院复诊时,医生又告诉她一个好消息,该药被纳入“双通道”管理药品目录,享受医保报销后,每月只需自费200多元。

为更好地满足广大参保患者的合理用药需求,让集采的好药、高值药、救命药买得到、可报销,自3月1日起,兵团积极推行“双通道”管理,目前,包括治疗多种常用慢性病、肿瘤、罕见病的179种药品纳入了“双通道”。

“双通道”是指通过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两个渠道,满足国家医保谈判药品的供应保障、临床使用等方面的合理需求。纳入“双通道”管理的国家谈判药品,在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购买时,可享受医保报销待遇。

“参保患者凭处方购买‘双通道’药品,在医保报销方面一视同仁。”兵团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处副处长耿贵锋说,“药品集采+双通道”,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用药费用,提升了集采药品和医保报销的可及性。

耿贵锋介绍,兵团辖区内异地参保患者凭处方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双通道”药品也可以享受一站式报销。因特殊情况不能报销的,患者可凭就医医院或定点零售药店统一开具的发票、处方,到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进行报销,现行门诊特殊病、慢性病政策则保持不变。

多了一条通道,就多了一份保障。兵团医疗保障局根据形势发展,不断增加进入“双通道”的药品品种,让更多药店加入“双通道”阵营,持续扩大惠民覆盖面;连通医保经办机构、“双通道”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确保处方流转更加顺畅;强化“双通道”药品价格监管,监督定点零售药店合理设置药品零售价格。截至目前,兵、师、团三级共有“双通道”药店580家。

耿贵锋表示,兵团医疗保障局将继续加强“双通道”药店管理,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从扩大供给、优化细节两方面着手,进一步提升团场连队、偏远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双通道”药店的覆盖率,不断增强职工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娅莉)

来源/兵团日报
编辑/聂宝红
分享到:
评论
条评论
发布
底层页正文左侧包含页_
查看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