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 李建波查看新生儿的情况。
在广东柔性援疆医生李建波的手机里,一直保存着这样一张照片: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总医院图木舒克院区新生儿科的一名患儿因胎膜早破,29周早产,经过新生儿医护团队85天的日夜守护,从刚出生时995克顺利长到2800克,身体各方面状况良好,安静地躺在母亲的怀抱里……每当看到这张照片,李建波倍感欣慰,感触颇多。
精湛医术温暖患者的心
2022年6月,东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李建波连同其他3位柔性援疆专家一起来到三师图木舒克市总医院图木舒克院区,任新生儿科主任。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李建波发挥专业特长和经验优势,积极参与科室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制定特色诊疗方案,扩展诊疗项目,打造儿科专业特色,极大地提升了图木舒克院区新生儿科医疗水平。
初来三师图木舒克市,李建波立即调整状态,克服气候、时差等困难,尽快进入工作状态。面对刚成立不久的新生儿科,李建波立即与儿科、新生儿科全体医护人员进行深入沟通和交流,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孩子的健康就是父母的一切,面对每一个患儿,李建波都耐心细致地诊治。每当科室抢救新生儿时,他都是随叫随到,用自身精湛的医术为许多家庭带去希望。
科室曾收住过一名早产儿。这个孩子在出生后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并持续肺动脉高压及脓毒性休克,并伴有严重发绀、呼吸窘迫及休克等症状。李建波查看患儿病情后,立即组织医护人员抢救治疗,整整两天两夜,李建波寸步不离地守在患儿床边,直到患儿生命体征稳定,嘱咐医护人员注意事项后才去休息。
新生儿科负责人陈丽娟说:“李主任精湛的医疗技术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们一次次感动。他经常告诉我们医护人员,不管多晚,需要他就给他打电话。多少个深夜,只要有李主任在,我们心里就很踏实。”
一年来,新生儿科在李建波的带领下,成功救治各种危重症患儿,抢救成功率达到100%。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谈到援疆的使命,李建波认为,援疆不仅是“输血”,更要“造血”,要助力打造一支当地“留得住”的人才队伍。
为积极做好传帮带工作,李建波通过专题授课、教学查房、疑难危重症病例讨论等形式,把最新的诊疗指南、操作规范、专家共识带到科室里来,变“输血”为“造血”,帮助大家理清诊疗思路、更新服务理念、开阔视野,快速提升新生儿科救治能力及服务水平。
“李主任每天在查房中,总会不厌其烦地给我们讲解和指导,并制定规范和有效的诊疗计划,他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深深地影响着我。”他的学生尚敏这样评价。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让李建波引以为豪:“虽然我的援疆工作即将结束,但把技术留在这里,也就把希望留在了这里,更把最美好的回忆留在心里,想起来都觉得很有意义。”
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李建波来到三师图木舒克市后发现,由于幅员辽阔、交通不便、观念局限等多种原因,离市区较远的团镇和连队职工群众健康意识薄弱,只有孩子生重病才会到医院就诊,这更加坚定了他要通过医生多跑路把贴心服务送到职工群众家门口的想法。因此,李建波多次参与义诊及上门巡诊服务活动。在疫情期间,他经常保持24小时手机开机,方便职工群众咨询病情,并视频指导团镇各分院危重症新生儿的诊疗。
“医生的使命就是使患者得到救治。选择了援疆,我就要肩负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尽最大努力把这份工作做好,不辜负组织对我的期望,为三师图木舒克市新生儿医疗卫生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李建波说。
谈起援疆,李建波觉得自己收获颇丰:“援疆是我无悔的选择。一年半的援疆生涯,让我收获了珍贵的友谊,积累了宝贵的人生经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我已经爱上了这片土地。图木舒克将成为我永远牵挂的第二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