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边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不管条件多艰苦,都要干出一番事业。”7月18日,回忆起三年前援疆初衷,郑伟仍对誓言记忆犹新。
2020年9月21日,郑伟作为第十批中央单位援疆干部人才,与其他援疆同志一起赶赴新疆。
郑伟是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政策法规处处长,援疆期间担任新疆交通建设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分管局党委行政办公室、项目生态环境及水土保持等工作,还担任了公路建设前方指挥部指挥长和抢通抢建突击队总队长。
郑伟(左一)在项目建设现场。本人供图
开展工作后,郑伟发现部分公路项目环水保验收工作还需加快,“环水保验收如果跟不上,会影响公路竣工验收整体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和摸索,他开始加快推进公路建设环水保工作,提升公路建设生态保护水平。三年来,他和同事们共完成97个环水保验收项目,为49条公路的竣工验收化解了关键难题。
到了2020年底,一个考验摆到了郑伟面前:位于昆仑山上的高原项目需要加快推进。
“我去。”郑伟主动请缨。
昆仑山山高路险,是新疆公路项目建设环境最恶劣的地方之一。“海拔高、条件苦,路段险,公路建设难度很大。”郑伟说。
为确保项目有序推进,郑伟和大伙一起住进了大山。
高原缺氧,走起路来腿打飘,呼吸困难,头疼欲裂,“呼吸着稀薄的空气、忍受着凛冽的严寒。”郑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再难也得干,缺氧不能缺精神。”
对于重点难点路段,郑伟赶到建设现场,随时处理发生的棘手问题。商量解决方案时,有时边吸氧边找出可行措施。
高原成了郑伟最熟悉的地方,作为前方指挥长,他每个月至少上高原公路建设现场2次,每次要待1周以上。到了工程建设和冬季保通关键时期,他便长期驻守在一线靠前协调指挥。
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山体滑坡、泥石流、雪崩、坍塌等灾害频发,有时还会遭遇洪水袭击,交通时有阻断。灾情就是命令,每有道路阻断,郑伟都会和养路工人们一起奋战在第一线。
两年多来,郑伟不断往返建设工地、辖区道路养护站等地方,了解高寒地区公路建设与养护防治、冬季预护性养护等技术问题,按计划推进项目进度。
“在高原上工作咋可能不苦,可既然我来到了援疆一线,再苦再累也要干好。”郑伟说。
今年5月,高原项目交工了,郑伟处理完工作后才离开高原。“回到城市里,还有些不习惯。”他笑着说。
如今,结束援疆工作,郑伟满心不舍,“援疆是我最难得的经历,我会永远关注新疆,关注新疆的交通运输事业。”(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逯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