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家渠高级中学学生眼中,学校第二食堂负责人赛力哈孜是一位热心的哈萨克族大叔,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位“赛力叔叔”,通过捐资和减免餐费的方式,15年间累计帮助60多名困难家庭学生,算下来有10余万元。
赛力哈孜和爱人红花曾是原五家渠棉纺厂的下岗职工,2008年,两人来到五家渠高级中学开办了食堂,在一日三餐的相处中,细心的赛力哈孜发现了一些学生的生活窘境。
“我发现有的孩子非常节省,只选便宜的饭菜,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会多加关注,了解他们的真实情况,帮助他们。”赛力哈孜说。
为了让困难学生能敞开心扉接受资助,赛力哈孜和他们交朋友,做他们生活上的贴心大叔。有位学生因为家里困难,打算退学,赛力哈孜知道后告诉他:“学费我帮你交,你只需要好好学习。”
“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我的想法就是尽可能帮助孩子,为他们可以受到良好的教育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赛力哈孜说。
赛力哈孜资助的学生来自不同民族,家庭情况各异。他用爱心,让这些学生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树立自信自强的信心,种下心怀感恩的“种子”。
五家渠高级中学学生 王英杰:“赛力大叔给我买了衣服和鞋子,让我把心思都放在学习上,生活中的困难事他会跟我一起解决。”
赛力哈孜资助学生的时候从不犹豫,对自己的衣食住行倒显得“十分抠门”。夏天骑个电动车,冬天骑个自行车,出行简单、穿衣朴素。回忆起十几年来资助学生的经历,赛力哈孜说:“当看到孩子们开心的笑容,那种感觉比吃了蜜还甜。”
“赛力哈孜非常热心,乐善好施。他的举动得到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是我们学习的典范。”五家渠高级中学德育处主任李锴感慨地说。
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梦,但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有力量去追逐梦想。赛力哈孜说:“我愿意做一个助梦人,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实现他们的梦想。”
赛力哈孜:“帮助特困孩子,我会将公益事业继续做下去,计划每年为特困学生助学两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