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包含页_
小茴香“携手”棉花、玉米、大豆,创新套种新模式!
 
兵团广播电视台

“我们在棉花、玉米、大豆地里套种小茴香,平均每亩地增收1200多元,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近日,二师铁门关市农业农村局二级调研员桑茂德看着今年“小茴香+”套种模式取得的成果向记者介绍,采用小茴香套种的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拓展农业增效空间,还增加了农作物产量和种植收益,为职工群众创造了就业和增收的机会,实现“一地双收、一年多收”的目标,助力乡村振兴。

(资料图)

今年以来

二师铁门关市高度重视

小茴香套种技术的推广应用

总结三十四团成熟的小茴香套种技术和要点

并向其他团场推广应用

“我们组织师、团、连三级人员对职工进行小茴香播前技术培训,积极协调帮助其购买种子,并在播种、田管和采收期间提供技术服务,累计服务1.5万余人次;同时,我们还邀请新疆农垦科学院和塔里木大学专家到各团场宣讲小茴香与棉花、玉米、大豆等作物套种技术,累计培训1000余人次。”桑茂德说。

小茴香套种模式,源于被称为“风头水尾”的三十四团。2021年,该团经过多方考察后,最终选择生长周期短、适应能力强、市场需求大的小茴香进行套种,经过多年实验,成功地将小茴香与棉花、玉米等多种作物进行套种。

(资料图)

为让职工接受小茴香套种的种植模式,三十四团引进了铁门关市新之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向职工提供种子,进行播种、采收等工作,最终小茴香产生的收益与职工平分。

“最开始,大家都不敢尝试,只有连队‘两委’成员和党员带头种植;现在大家都争相采用套种模式,今年我的40亩棉花地套种小茴香增收10万余元。”三十四团六连职工刘泽元说。

(资料图)

近年来,二师铁门关市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通过抓政策引导、深入实地宣传动员,充分调动职工选择“小茴香+”套种模式的积极性;抓示范带动,打造“龙头企业+合作社+职工”利益联结机制模式的示范区,带动各团经济发展;注重技术服务,组织农业技术专家与各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为种植户提供小茴香套种的技术指导、解决技术难题。

“今年,二师铁门关市共套种、复播小茴香20.33万亩,单产33.45公斤,为二师铁门关市种植业增加了2亿多元的产值。其中,二十七团四连玉米套种小茴香亩产最高,达187公斤,亩产值6000元。”二师铁门关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邓志锋说。

下一步,二师铁门关市将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各种作物的小茴香套种和复种模式,不断提高小茴香的产量和质量,完善小茴香的高产栽培技术,持续推动小茴香品种培育、品质提升、品牌建设和标准化生产,实现从卖原料向卖产品、从小产业向全产业链的转变。

来源/第二师铁门关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李苗
分享到:
评论
条评论
发布
底层页正文左侧推荐包含页_
  • 最热
  • 最热
  • 最热
查看更多新闻...
底层页正文右侧包含页_

Copyright 2007 www.btzx.com.cn all right reserned

技术支持:兵团广播电视台兵团在线网站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爱民路439号

版权所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电视台

新 ICP备12002554号 - 1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新备200800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6512020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