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教师朱小云。图源:台州援疆微信公众号
“选择支教并非一时冲动,这里有我的梦想和情怀。”来自浙江省临海市邵家渡中心校的援疆教师朱小云说。
初 心
师范刚毕业时,她在家乡大石和临海“边疆”之间,选择了临海“边疆”——连盘,在那奋斗的四年留下了她青春岁月里最美好的记忆。虽然当时母亲很不解,也很伤心,但是那四年是她成长最快的四年,也是她人生最宝贵的一笔财富。26年后的今天,孩子已上大学,她再次选择边疆,这次是祖国的边疆。在那里有她的梦想和情怀。她的大叔在新疆工作20来年,小学、初中的时光里,每年都可以吃到他带回来的葡萄干、哈密瓜等当时本地买不到的水果,村里的小伙伴那叫一个羡慕。那时的新疆对她来说充满神秘,使她无比向往……
坚 守
后来,她成为了一名小学语文老师,《葡萄沟》《白杨》等一篇篇课文,让她对大美新疆有了更多探求的渴望,对一代又一代的新疆建设者有了更深的敬畏……
如今,她有更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教育教学工作,助力祖国西部教育建设,于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援疆支教。援疆是初心,支教是坚守。
援疆教师朱小云在教室给学生辅导 。图源:台州援疆微信公众号
用心育人,助长孩子发展
九团中学三(2)班,早读书声琅琅,状态极好。这又是一次美好的激情早读,还没走进班级,就已声声入耳。站在教室外的走廊,朱小云老师满脸欣慰。“自主学习,自我管理”一直是她在台州后方学校的班级管理目标。虽然在这儿没有担任班主任,但是她依然坚持升旗仪式时站在孩子们队伍后面。因为她深知:看见孩子,教育才会发生。经过几个月的践行,孩子们正在逐步养成自主的习惯。
学生早读 。图源:台州援疆微信公众号
回想刚接班时,不少孩子的学习习惯不好,早读课几乎听不到朗读声,全班作业也只能上交一半。怎么改变这种现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于是,在援疆第一课上,朱老师从语文学科特点入手,把汉字与爱国有机结合,让他们感受到汉字的魅力,也感悟到爱国的责任,从而喜欢上语文课。
援疆教师朱小云在教室给学生上课 。图源:台州援疆微信公众号
她从“国”字说起:请同学们思考,它可以拆分成哪些部分?对它的各个部分,你有怎样的理解?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交流探讨中孩子们懂得了:“国(國)”的大“囗”、小“口”“一”还有“戈”等元素,构成了古时国家的几个基本要素——土地、人口、国界、军队等,表达了古人造字时对“国”概念的朴素认知,也激发了孩子们在汉字里学爱国。她还让孩子们结合新疆地图学习“疆”字,拉近了孩子和家乡、祖国的距离,增强爱护祖国、建设家乡的责任感。这节课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原来汉字里还有故事!”“汉字这么神奇!”“朱老师,我还想上这样的课!”“我喜欢新来的老师!”
援疆教师朱小云参加援疆送教活动 。图源:台州援疆微信公众号
倾心指导,助推教师成长
作为一名援疆教师,朱小云深深地知道,她的任务不仅是抓好自己的教学工作,更要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变“输血”为“造血”,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她时刻要求自己以“尽己所能,发挥优势,以点带面,产生效应”的原则开展支教工作。
互助学习,共同进步。在日常教研工作中,朱小云积极参加学校教研,主动上示范课,传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把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成果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其他教师。
传经授道,亦师亦友。朱小云和徒弟建立了一个不定期的互相听课制度。徒弟可随时到她的课堂听课,了解她对教材的处理和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她也会深入课堂,随堂听课,了解徒弟课堂教学的基本情况,并进行跟踪指导。课后通过说课、评课,指导徒弟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如何突破课堂重点和难点,如何调节课堂气氛和节奏。同时根据徒弟课堂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有计划地推荐徒弟一些专业性文章,让徒弟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期末到了,为了徒弟在暑假更好的充电,还赠了《叩问教学——课上课下的思索》一书,并送上了“没有后来者,只有后来居上者!”激励徒弟奋力前行。徒弟表示暑假好好拜读,并写好反思。
援疆教师朱小云参加学校教研,传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图源:台州援疆微信公众号
援疆支教,朱小云不仅在受援学校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还积极给兄弟学校送教:2023年5月,参加一师九团二中的送教活动,她代表援疆教师发言,上公开课,与该校老师同课异构,课后积极点评,并做《汲取语言营养 助力语言生长》的专题发言,受到了与会领导和老师的一致好评。交流中,不少老师主动提问,她都尽其所能地一一解答,让老师满意而归。“南疆老师的好学精神深深打动了我,我不仅倾囊相授,还要及时充电。”共享送教,联亲联心。朱老师始终坚持“捧着一颗心来,留下一片阳光”的情怀和抉择。
援疆教师朱小云与结对老师探讨教学理念和方法 。图源:台州援疆微信公众号
“祖国需要处,皆是我故乡。”从来没有如此贴近地感受到个人与祖国、小家与大家的联系竟是如此地紧密相连。有幸成为新时代的教育援疆人,投身崇高的教育援疆事业,为民族大团结、文化大融合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朱小云倍感使命光荣,也深知责任重大。
下一站,朱小云将继续用心、用爱、用情,发挥自身特长,追风赶月,立足岗位保持奋斗的姿势!因为有爱,就有力量!(记者 卿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