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包含页_
高建新:培教育“种子” 开希望之花
 
兵团广播电视台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我为能参加援疆工作感到无比骄傲。”8月12日,回望三年援疆路,高建新动情地说。

  高建新是江苏省教育厅一名干部。2019年12月,他作为第十批江苏省援疆干部人才来到新疆,任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开始为期三年的援疆工作。

  三年时间,他先后分管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人事、教师队伍建设、教育督导、教育教研等工作。

2021年8月8日,高建新在江苏省对口支援克州教育项目推进会上讲话。本人供图

  “高兴的高、建设的建、新疆的新,高高兴兴建设新疆。”从到克州那天起,高建新便这样自我介绍,“当年父母给我取名的时候,就注定我与新疆有着不解之缘。”

  教育援疆关键要提高当地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一到克州,高建新就思索着如何授之以渔,从“送粮”到“播种”。

  在高建新的主导下,2020年初,“苏老师工作站”应运而生,这是为克州教育定制的教师成长帮扶平台,“苏老师”是江苏所有援疆教师的昵称,工作站覆盖所有受援学校,援疆教师全部入站。

  “‘苏老师工作站’以培养克州本地教师为主责主业,每个‘苏老师’都要发挥出‘种子’的作用,工作站就是我们的种子站”。高建新说。

  “多亏‘苏老师’帮助我迅速提升教学能力,让我教学时更加自信。”克州第一中学教师苏比努尔·帕力哈提话语里满是感激。过去,非师范专业毕业的她教学压力很大,“苏老师”与她结为师徒,专门为她量身定制发展规划,在2020年新疆中学化学优质课评比中,苏比努尔获得了一等奖。

  在高建新的推动下,三年来,克州共设立“苏老师工作站”14个,站内成立名师、教学能手工作室65个,成功申报克州首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青蓝工程”师徒结对800余人次,为克州培养了一批带不走的优秀教师队伍 。

  为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有质量的教育,援疆三年,高建新争取援疆资金1.5亿元,用来改善克州办学条件。

  学校硬件设施条件上去了,软实力也得跟得上。在高建新的主导下,克州实验小学开通抵边村“空中课堂”,将江苏援疆教师课堂同步直播到抵边乡村小学。抵边村的孩子能直接收看到江苏教师的空中课堂现场教学,还能现场课堂互动,提高了抵边村的教育质量。

  每逢周末和节假日,送教下乡的“心连心江苏教育大篷车”便开进克州的边远乡村,援疆教师深入乡村学校,给学生开公开课,给教师上示范课。三年来,深入边远区域100余所学校讲学,惠及2.5万余名各族师生。

  “今年高考,学校又取得历史性突破,本科上线率达72.51%,不少学生被‘985’‘211’高校录取。”克州第二中学党委书记周建忠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2021年7月,克州二中成为江苏省首批“组团式”支援学校时,本科上线率是41.54%。

  高建新组建了“苏克职教联盟”,推动江苏20余所高职院校与克孜勒苏职业技术学院常态化合作。三年来,职教学生平均就业率在95%以上。学院2项教学成果入选自治区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拟推荐名单,14个子项任务入选教育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

  援疆三年,让高建新引以为豪的是,通过教育援疆,让优质教育覆盖克州更多的学校,让克州教育质量逐年提升,帕米尔高原上越来越多的孩子从高原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求学、逐梦。

  三年前,高建新曾表态说:“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对我而言,三年援疆试卷已出,我已经坐在了答题的位置上,唯有心无旁骛、全力以赴、专心赶考,力争向克州各族干部群众、向江苏省委省政府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三年过去了,高建新用行动践行了自己的诺言。

  如今,虽已回到家乡,但克州在高建新心里早已成了他的第二故乡。“‘一次援疆行,一生援疆情’,援疆三年是我最难忘的经历,我会永远关注新疆,关注新疆的教育事业。”高建新说。(记者 沈祖孝

来源/石榴云客户端
编辑/李光清
分享到:
评论
条评论
发布
底层页正文左侧推荐包含页_
  • 最热
  • 最热
  • 最热
查看更多新闻...
底层页正文右侧包含页_

Copyright 2007 www.btzx.com.cn all right reserned

技术支持:兵团广播电视台兵团在线网站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爱民路439号

版权所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电视台

新 ICP备12002554号 - 1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新备200800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6512020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