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定而后动,是项目建设的关键。”刘立广说。作为第十批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援疆干部人才,刘立广在兵团建工市政交通集团任职已有三年时间,面对结束援疆之行回到原单位中国铁建中铁建设集团的他心中感慨万千。
当问起刘立广这三年来的收获与感受时,他说,这是“黄金三年”,有付出也有回报。在兵师及集团党委的领导下,他带领团队敢干敢拼,探索出了一条企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我来到兵团建工市政交通集团后接手了安全生产工作,把如何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加强项目策划,组建了策划团队。”刘立广组建的策划团队,就如同“智囊团”,在项目前期策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还将“四新”技术、安全风险防控、降本增效等内容纳入项目策划中,从源头避免了安全隐患,缩短了项目工期,提高了建设质量。
刘立广(左一)在项目检查安全生产工作(资料图片)。
刘立广“对症下药”,快速解决了该集团在项目策划方面的短板。这得益于他多年来扎根基层项目建设的宝贵经历。他常说,只有做好前期策划才能打一场漂亮的硬仗。
优秀的工程是企业最好的名片。刘立广为做优做强项目建设,将先进技术和经验引进到集团各项目建设中,积极推广“四新”技术,在多个工程项目中应用铝膜免抹技术、外墙保温和结构一体化施工、高强锥螺纹套筒技术等。一个个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使项目建设加快了施工进度,提高了安全系数,降低了生产成本。
尤其是该集团华通公司承建的六师五家渠市四中项目、职校项目等,在刘立广的指导下,技术人员集思广益做好项目策划,精细化管理,广泛应用“永临结合”技术,达到了降本增效,打造了精品工程,树立了企业良好形象。
“管好小现场迎来大市场,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刘立广每一次迈出的铿锵步伐,都是他用实干获得的“真经”。
刘立广(右一)指导工作(资料图片)。
三年来,他多次深入南北疆项目一线,与项目人员一同蹲守现场,了解项目现场的实际需求和困难,第一时间给出解决方案,确保项目顺利交付。
刘立广说:“来到兵团工作,让我感受最为深刻的是兵团精神,兵团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品质也感染着我,让我时刻铆足了干劲儿,认真完成每一项工作。”
为能继续服务好该集团,为十一师建筑业发展贡献力量,刘立广主动搭起合作桥梁,与中国铁建中铁建设集团西北公司联系,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援疆工作结束了,看似是一个终点,但我觉得这只是一个开始。不管在哪里,我将心系边疆,继续为新疆建设添砖加瓦。”刘立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