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走进八师一四二团十一连的蓝宝石葡萄种植基地,一垄垄规划整齐、枝繁叶茂的葡萄架错落有致,浓密的绿叶底下串串暗紫色的蓝宝石葡萄从藤蔓上垂下来,散发着诱人的果香。
“我家葡萄以每公斤15元的价格,被哈密客商包园了,这片23亩的葡萄园收入能达到85万元,这放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一四二团十一连职工芦沿霖一边为葡萄树修枝,为9月中旬葡萄开园做准备,一边兴奋地与记者分享这个好消息。
“蓝宝石葡萄又叫‘月光之泪’,人称‘最美葡萄’。这种葡萄甜度高,脆甜无籽,还耐储运,花青素含量非常丰富。”一四二团十一连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李刚自豪地说,今年,十一连绿原惠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的520余亩蓝宝石葡萄,7月底就被各地商家订购一空,预计总产值达2300余万元。
李刚和社员在查看蓝宝石葡萄的成熟情况。
蓝宝石葡萄在连队“安家落户”,是十一连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5年来,连队葡萄产业发展实现了从“土里刨食”向“特色生金”蜕变。
2017年前,十一连的520余亩葡萄地栽种的是晚熟品种克瑞森葡萄。由于土壤盐碱化程度高,田间管理不当,出现了“谁种谁赔钱,大家都不愿种”的局面。
2018年,李刚牵头成立了合作社,并带着社员代表先后两次前往山东省莱西市考察蓝宝石葡萄的种植技术和销售渠道,并订购了15万株葡萄苗,开始种植这种高端葡萄。
“想在土里刨金,就一定要种精品,而且要有市场意识,提高商品果占比,才能获得好收益。”李刚说,葡萄种植看似简单,其实每一个环节都很关键,合作社专门从山东请来技术专家,从种到收全流程指导社员标准化种植和管理。合作社还通过水肥一体化灌溉控制系统调节土壤温湿度,大力推广施用有机肥等举措,确保每串葡萄大小匀称、颗粒饱满。
“以前种葡萄没有商品意识,种出来葡萄卖不上好价钱,现在种蓝宝石葡萄,疏果时我们就特别注意,每株葡萄树只留20串葡萄,保证颗颗都是精品。”十一连职工彭强告诉记者,2018年起他跟合作社种了近40亩蓝宝石葡萄,今年纯收入能达到130万元。
近年来,通过不断摸索,绿原惠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们积累了一定的种植经验,大家又开始琢磨如何依托优质的葡萄资源,大力发展葡萄深加工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年初,合作社投入80余万元新建的保鲜库和多功能制冷烘干库完工投产,尝试葡萄错峰销售和发展葡萄干加工产业,预计将为连队和周边乡镇提供70余个就业岗位。
“以前我们连队是‘一花独大’,棉花种植面积8000余亩,这几年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了番茄、葡萄、辣椒等特色经济作物‘百花齐放’的格局,去年,连队总产值达3.2亿元。”李刚说,今年十一连连队总产值将突破4亿元,职工群众的乡村振兴之路正越走越宽广。(记者 陈琼 通讯员 谭存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