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包含页_
教育援疆推动兵团教育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7.5万
兵团日报

硬件软件并举 输血造血并重

教育援疆推动兵团教育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9月15日,在五师双河市高级中学黄冈中学五师分校,湖北省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刘晓琴正在教室上课。今年,五师双河市共迎来76名湖北省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其中,有37名在教育系统工作,未来三年,他们将为五师双河市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近年来,在教育部的关心指导和各对口支援省市和高校帮扶支持下,兵团教育局按照兵团党委统一安排部署,坚持把教育援疆工作作为改善办学条件、激发内生动力、推动人才培养、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抓手,兵团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服务兵团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长期以来,教育部高度重视、全力支持兵团教育事业发展,坚持在院校设置、招生计划、教师队伍、学科建设等方面推动兵团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全力支持石河子大学“双一流”建设、支持塔里木大学扩大办学规模、批准成立新疆政法学院、支持兵团高校加强一流本科专业和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通过“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等为兵团学校补充合格教师……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有力推动了兵团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各对口支援省市和高校始终把对口援疆作为重要政治责任,不断创新机制、锚定重点发力。根据各受援师市学校需求,对口支援省市选派优秀教师到兵团学校支教,通过“以强带弱”,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育领域“组团式”帮扶,创新教育援助模式,为兵团学校输入新的教育理念、管理方法和教学模式,累计开展组团式援疆项目144个,争取组团式援疆资金1.45亿元;16所高校先后选派支教教师295人,与兵团高校联合培养本科生2053人、硕士研究生220人、博士生37人。

近年来,共有374个教育援疆项目在兵团实施,累计投入援疆资金34.6亿元,各对口支援省市、高校共选派3700余名教师赴兵团大中小学援教。去年以来,投入兵团的教育援疆资金达4.26亿元,实施教育援疆项目71个,新建、改扩建学校18所,共有929名援疆教师赴兵团开展支教工作,培训兵团教师3万余人次。在教育部和对口支援省市、高校的大力支持下,兵团教育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徐彤彤)

教育援疆 筑梦“疆”来

航拍河北省援建的铁门关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一隅(摄于9月18日)。 李嘉成 摄

9月8日,在十三师红星高级中学高三(1)班课堂上,援疆教师王建华为学生们梳理地理课知识点。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宝山 通讯员 谢雪倩 摄影报道

9月15日,在四师可克达拉市金山实验学校,江苏省镇江市援疆教师步小义(左一)与该校六年级数学老师探讨多样化教学模式。 杨俊钦 摄

山东省德州市第七中学援疆教师夏青(右)为十二师三坪农场学校学生创作的书法作品作点评(摄于5月16日)。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冯晓玲 摄

9月12日,辽宁省丹东市援疆干部董军(右三)在九师小白杨中学和学生交流。 王超 摄

9月13日,在六师新湖农场小学操场上,山西省援疆教师上官丽宏(左三)和李临景(左五)与学生们谈心,了解孩子们学习、生活情况。 张静 摄

江苏省镇江市用5.1亿元援疆资金建设四师可克达拉市镇江高级中学、金山实验学校等项目;

湖北省通过名校办分校的方式,先后选派312名教师接力援疆,与五师双河市38所学校结对帮扶,推进五师双河市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和职业教育“全周期”发展;

山东省济南市、青岛市等地的20余所学校与十二师的12所学校联合开设“空中课堂”,开展集体备课、同课异构等活动;

……

一个个教育惠民项目在兵团落地,一份份从千里之外带来的爱心温暖了兵团人。

近年来,各援疆省市和高校坚持把教育援疆作为对口支援工作的“筑基工程”“民生工程”“未来工程”,硬件软件并举、“输血”“造血”并重,结合兵团教育改革与工作实际,进一步加大教育援疆资金投入、支教教师选派力度,打造教育人才高地,有力助推兵团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兵团教育系统在援疆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教育发展成效显著,为实施教育强兵团战略、推进兵团教育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师队伍建设关乎兵团教育事业长远发展。各援疆省市和高校通过开展教育人才“组团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实施高校、中职援助等项目,整体提高兵团教师队伍素质能力,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广大援疆教师把责任记在心上,把使命扛在肩上,用智慧和汗水在“三尺讲台”上书写无悔人生,用爱与责任为兵团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和智力支撑,让教育的“种子”生根发芽,让更多的青春之花在天山南北绚丽绽放。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郑娅莉


来源/兵团日报
编辑/杨秀洪
分享到:
评论
条评论
发布
底层页正文左侧包含页_
查看更多新闻...
底层页正文右侧包含页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