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包含页_
兵团工业生产实现平稳增长 六师五家渠市:5.8亿元项目为4475棵树让路
7.5万
兵团日报

兵团工业生产实现平稳增长

记者从兵团统计局获悉,今年1至7月,兵团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增速比1至6月加快0.3个百分点,工业生产实现平稳增长。

今年以来,兵团各级工信部门突出重点师市、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发挥调度和督导服务机制作用,紧抓行业恢复、项目建设、企业培育、政策兑现、要素保障等工作,全力以赴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和提质升级。

分门类看,制造业贡献作用明显。1至7月,兵团制造业同比增长2.8%,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2.7%,均保持增长态势。其中,制造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83.6%,比1至6月高10.1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3个百分点,有力支撑了兵团工业增长。

分行业看,多个重点行业增速加快。兵团重点工业行业中,纺织、食品制造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行业,增加值实现平稳较快增长。贡献居前的纺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分别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0.6、0.8和0.9个百分点。

分产品看,四成工业产品的产量保持增长。兵团涉及的167个工业产品中,74个工业产品产量同比实现增长,增长面达44.3%,主要工业产品中,工业硅、多晶硅产量分别同比增长9.2%、2.8%,水泥产量同比增长3.3%,纱产量同比增长13.7%,化肥产量同比增长9.6%。

兵团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工业经济运行调度、积极落实兵团产业发展“链长制”“链主制”,加快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和大中小企业紧密协同发展、集约高效发展,加大工业项目招引和建设力度,努力实现全年工业发展目标。(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陈琼、实习生娜迪拉·玉素甫) 

六师五家渠市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

5.8亿元项目为4475棵树让路

金秋时节,在五家渠市至一〇三团公路建设项目施工现场,一排苍翠茂盛的树木格外引人注目。按照项目原先规划,这些树木将被移栽或砍伐,而如今,道路工程即将完工,这些树木却依然挺立。

为进一步完善区域路网结构,去年,六师五家渠市启动总投资约5.8亿元的五家渠市至一〇三团公路升级改造项目,起点位于五家渠市人民路与北环路交叉点,终点至一〇三团黄家梁水库,全长42公里,其中30公里路段途经一〇三团多个连队。然而,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原本位于路边的林带因道路拓宽“跑”到了路中间,“树让路”还是“路让树”,成了道路升级改造过程中的一大难题。

据了解,这片林带位于一〇三团一连、二连、三连之间,长约9公里,以柳树和长枝榆为主,共有4475株,树木长势茂盛,树龄均超过10年。听说修路要伐树,一〇三团许多职工群众的心里五味杂陈。

“修路很重要,但这片林带在咱们眼里,既是亮丽的风景,更保护着周边农田。”一〇三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王李说,“连队存在土地沙化问题,为改善生态环境,团场每年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在干部职工群众不懈努力和精心呵护下,这片林带茁壮成长,最大的树直径已近35厘米,长这么大相当不容易。”

“树让路”?树木根系发达,迁移难度大,即使移栽也不易存活;“路让树”?会增加施工难度,增加投资,影响工期。为妥善解决这一难题,六师五家渠市相关领导多次前往现场调研,最终确定分离式路基设计方案,既建路又保绿,做到路与树兼顾。

2022年6月,六师五家渠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向兵团交通运输局提交新的设计方案;同年9月,兵团交通运输局批复同意更改项目方案。就这样,五家渠市至一〇三团公路建设项目如期开工,预计今年9月底即可完工交付使用。

得知这个消息,一〇三团职工群众拍手称快,二连职工李志玲高兴地说:“路修好后,我们出行、销售果蔬更加方便。树保住了,环境依然美丽。我们会更加精心保护这片林带,让它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近年来,六师五家渠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统筹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格局,切实履行生态卫士职责。六师五家渠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褚静表示:“随着师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道路时常有拓宽、改造等需求,我们会将树木保护放在第一位,尽最大努力保护好每一片绿、每一棵树。”(牛宏君、齐琳洁)

评论:寻求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最大公约数”

为保护4475棵树,六师五家渠市优化调整了公路建设施工方案,这样为树“绕道”“让路”值得吗?“路让树”,让出的又是什么?

十年树木,种树不易,在新疆种好一棵参天大树更是难得。当下,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地方选择为树“让路”。为树“让路”故事的背后,是现代交通对自然生态的礼让,是求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最大公约数”的生动体现。

是“树让路”还是“路让树”?对于建设者来说,往往是一个艰难的抉择。“树让路”迁移难度大且存活率低;“路让树”可能会增加建设成本,短期看不到收益,表面上看“吃了亏”。但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来说,“该不该”“要不要”不能仅仅用眼前利益作为衡量标准,而要本着“能保则保、能保尽保”的原则,算生态保护“大账”“长远账”,尽最大努力保护好每一棵树。

一棵棵树、一片片林历经沧桑,承载着乡情乡愁、见证着发展变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为树“让路”,保护的不仅是一棵树,更是在传承和保护一段历史。为此,在“树让路”和“路让树”这件事上,我们要经过科学考察、系统评估等科学论证后,采取“大树绕行、小树移栽”等合理办法,充分尊重每一棵树。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保护树木的相关制度,细化保护标准,营造“保护树木、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为树“让路”回答了绿色和发展之间的关系,那就是绿色发展和经济增长并不矛盾,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要探求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最大公约数”,给生态留足空间,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发展与生态保护共赢,让人们在享受现代文明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共享良好生态环境带来的福祉。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同样,一棵树也能反映出一个地方的生态文明理念。要把绿色发展理念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处角落,在细节中彰显生态优先,让绿色成为我们幸福生活的底色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能。峰松


来源/兵团日报
编辑/杨秀洪
分享到:
评论
条评论
发布
底层页正文左侧包含页_
查看更多新闻...
底层页正文右侧包含页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