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包含页_
全国科普日兵团主场活动启动、五师九〇团​实现生态经济效益双提升
7.5万
兵团日报-团炬

全国科普日兵团主场活动启动

9月18日,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的2023年全国科普日兵团主场活动启动仪式在二师铁门关市举行。活动由兵团科学技术协会、兵团党委宣传部、兵团教育局等18家单位共同主办,二师铁门关市等18家单位承办,活动将持续到9月23日。

启动仪式现场。

航空航天表演。

启动仪式上,航空航天表演、火箭模型发射、遥控纸飞机编队、固定翼飞机飞行、动力伞升空表演等科技范满满,为此次全国科普日活动增添了浓厚的科普色彩。此外,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飞天梦-科普万里行”志愿团向二师铁门关市科学技术协会志愿队授旗并举行了捐赠仪式。(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张贝、通讯员冯波)

五师九〇团精准施策防风治沙

实现生态经济效益双提升

金秋时节,五师九〇团辖区艾比湖湿地国家重点公益林仍然郁郁葱葱。9月19日一大早,护林员骆永全又踏上了巡护之路,他要查看辖区6300余亩林地的林木长势及病虫害情况。

“别看这里现在绿油油的,以前可是寸草不生的戈壁滩。”说起这片地的变化,今年57岁的骆永全感慨颇深。

“治理的关键是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九〇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申凌波说,九〇团距离阿拉山口仅20公里,地处风口段,每年8级以上大风达164天,给农业生产和职工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为减轻大风灾害造成的损失,九〇团采取分片区植被定植的措施,对团场以东的苇湖地区“强风口”与以西的昆泉地区“弱风口”因地施策,在“强风口”种植防风固沙、耐盐碱的沙枣、红柳等植被,在“弱风口”栽植涵养水源、耐干旱的速生杨、新疆杨等植被,效果立竿见影。

为巩固生态环境治理成效,2016年起,九〇团实施2.4万亩艾比湖湿地“封育”工程,严禁人畜进入,实施节水灌溉、退沙还草、退耕还林等工程,提升植被覆盖率。近年来,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管理等措施,全力开展林业灌溉系统改造,进一步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大力实施残次林改造,新植林网6200余亩,对130余眼机井进行更新改造,对林网进行独立管网改造。

目前,九〇团森林面积达4.5万亩,森林覆盖率从建团初期的6%增长到15.4%,林网化率达98%,基本实现了道路林荫化、农田林网化、沟河林带化。

变绿并非终点,稳定的林业生态系统又促进了九〇团经济社会发展,日渐丰厚的绿色家底给职工群众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

“以前在这里种棉花,因为棉田离风口近,大风卷着石子打在棉花上,几乎每年都要受灾,有时候忙活一年还可能颗粒无收。”九〇团五连职工林云告诉记者,现在团场树多了,风沙减少了,棉花单产至少增加了25公斤。

九〇团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开辟生态养殖新模式,引导和扶持职工群众发展林下养殖,做强“林下经济”。眼下,1000多只“沙枣鸡”正在沙枣林中悠闲散步。“食用野生沙枣,鸡的消化功能、免疫力都有提升,每只鸡的利润能达到40元,”九〇团五连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何江告诉记者,明年将进一步扩大养殖,让职工群众享受到“生态红利”。

绿满生金,是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现在的九〇团,防风治沙信念深入人心,职工群众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100%,一条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共赢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陈靖茹、通讯员申玲)


来源/兵团日报-团炬
编辑/杨秀洪
分享到:
评论
条评论
发布
底层页正文左侧包含页_
查看更多新闻...
底层页正文右侧包含页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