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包含页_
十六团新开岭镇十二连:稻香蟹肥好“丰”年 乡村振兴底气足
 
兵团广播电视台

秋风起,水稻黄,蟹肥美。在一师十六团新开岭镇十二连“稻蟹共生”示范点,去年投放的3600万只中华蟹苗已到成熟收获期,赶在“两节”前夕开始大批量上市。

螃蟹丰收,养殖户喜笑颜开。张涛 摄

示范点的蟹塘边,工人正将捕捞出水的螃蟹进行分拣、绑线、包装、发货,现场一片忙碌。这里出产的螃蟹被消费者誉为“新开岭大闸蟹”,每年中秋时节供不应求。十六团新开岭镇十二连党支部副书记、连长杨国保这几天乐开了怀,他掰着指头边算账边说:“目前,成蟹每公斤价格在100元左右,250亩蟹塘今年产蟹60至90吨,加上稻蟹米,预计亩产700公斤左右,按每公斤10元算,产值相当可观。”

十二连240亩蟹稻即将开镰收割。张涛 摄

杨国保所说的稻蟹米,也是该团镇的名优产品,是该示范点采取“以稻养蟹、以蟹养稻”生态种养新模式种植出的稻米。每年4、5月在稻田投入蟹苗,在稻田里除草、除虫,实现生物防治,预防水稻虫害,减少农药使用。同时,河蟹的排泄物可作为肥料,促进水稻生长。稻田养蟹不仅可以提升水稻的品质,也能为蟹苗提供优质的生长环境。今年,十二连生产的“稻蟹谷子”预计超过15万公斤。 

十二连采取“一水两养、一地双产”立体高效的种养模式,为连队职工创造就业岗位10个,临时就业岗位近20个,不但打造出独特的区域性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新格局,还绘就了一幅职工持续增收新图景。

杨国保说:“连队通过发展‘稻蟹共生’特色产业,今年年产值预计达到1000余万元,为连队的乡村振兴、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养殖户正在捕捞螃蟹。张涛 摄

今年,十二连还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职工”的形式,推进规模化生态种养,运用特色种养模式做活连队现代化农业大文章。

近年来,十六团新开岭镇立足生态强团发展定位,依托三河源头、河湖面积较广优势,积极实施“双水撬动”,实现水稻、水产互促融合,逐步推进团镇“稻蟹共生”水产特色养殖业健康发展。通过政府主导指导、水产部门服务支撑,确保职工群众实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带动职工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记者 张涛 通讯员 韩克斌)

来源/第一师阿拉尔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李苗
分享到:
评论
条评论
发布
底层页正文左侧推荐包含页_
  • 最热
  • 最热
  • 最热
查看更多新闻...
底层页正文右侧包含页_

Copyright 2007 www.btzx.com.cn all right reserned

技术支持:兵团广播电视台兵团在线网站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爱民路439号

版权所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电视台

新 ICP备12002554号 - 1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新备200800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6512020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