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可克达拉
7.5万
原创

文/ 张仁君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走过的路、看过的景、认识的人,都会留下深刻记忆。没去新疆前,尽管也听人描述过新疆的风景和故事,但总感觉朦胧且遥远,不着边际,一直隐隐地憧憬着。没想到,2020年初,我被组织选派到新疆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工作,一干就是三年。蓝天白云、雪山草原,流淌不息的伊犁河水,清澈见底的赛里木湖,以及可敬可爱的可克达拉的朋友们,都让我欣喜不已,深深记在了心底。

可克达拉朱雀湖公园夜景。张仁君 摄
2020年4月23日,作为镇江市第四批援疆干部,我们从南京直飞伊宁市,傍晚抵达后在花城宾馆隔离,5天后来到可克达拉市河滨饭店。晚餐后,我们跑上可克达拉大桥,向西望去,一无阻挡,河水像条玉带,蜿蜒在旷野之间;夕阳渐渐落入境外,桥南高低迤逦的山脉,桥北成片的建筑群,以及渐绿的树林与田野,宁静且美丽。因为陌生,我对这里充满好奇。

之后我被分到七〇团,离可克达拉市50多公里。团领导和同事们对我都很热情,让我很感动;我积极适应环境,进入角色。没想到3个月后,我被抽调到师市商务局。招商引资是大事,师里从援疆干部中抽调了两人到商务局,协助开展招商工作。商务局只有六七个人,人少事多,我们积极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举办网上招商、云签约活动,又到成都召开招商推介会,编制“十四五”商务工作规划,忙得不亦乐乎。

我住在可克达拉市学府佳苑,离办公室约3.5公里,为了上班方便,就到邻近的六十六团买了一辆电动车。休息时,骑着电动车去伊犁河边看风景,去六十六团菜市场买菜、逛巴扎,油炸小鱼、驼背凉皮等都成了我的最爱。我骑着电动车几乎寻遍了可克达拉市的每个角落,向西最远到了惠远古镇。

草原风光 张仁君 摄
去得最多的还是伊犁河,看河上飞翔的灰雁、白鹤还有天鹅,看南岸的沙枣林、远处的乌孙山,看维吾尔族青年在河边举办婚礼。尤其是河东首自然形成的一个小湖面,因为环境优越,引来了几只黑天鹅,可克达拉市城建公司在这里建了观景亭等配套设施。我喜欢看这里夕阳西下时,长长的余晖洒在湖面上,天鹅及其他水鸟自由地游弋,大朵的白云变幻出多种姿态,蓝天纯净得像孩子的眼睛,非常漂亮。

在商务局工作4个月后,我又被抽调到师市党委办公室,负责督查和信息工作。为解决信息稿件数量不多和质量不高的问题,我动了不少脑筋。每月召开两次信息员会议,每人上报2篇信息;加强与兵团信息室联系,争取一名小伙子去跟班学习半年;我主动到机关各部门、团场举办信息写作讲座,几乎走遍了18个团场。三年来,师市信息工作在兵团14个师中持续名列前3名,连续三年被兵团评为信息工作先进单位,我个人则被评为兵团信息报送工作先进个人、兵团第十批省市援疆工作先进个人,并记二等功1次。

援疆三年,受疫情影响,我几乎没出过伊犁州。尽管不知其他城市的模样,但我认为,可克达拉市是新疆最美的城市之一。每一条道路、河流,每一片条田、树林,还有29个城市绿地,规划建设都很完美,苹果、沙枣、海棠、山楂等各种果树,在路边随处可见。可克达拉的夏天是避暑胜地,尽管气温也会升至30多摄氏度,但只要有树荫遮挡的地方就有阴凉,房子里不用开空调,夜里还要盖薄被;冬天也不算冷,尽管也会降至零下20摄氏度,但屋里有暖气,进屋就要脱外套。
薰衣草花开 张仁君 摄
可克达拉一年四季空气质量几乎全优,每时每刻都是清新空气。进入3月,可克达拉的春天来了,杨柳叶子绿了,沟渠旁的芦苇尽管还枯着,但嫩枝悄悄从根底钻出来,路边的小草渐成气势、绿得逼眼。四季里最美的是盛夏,薰衣草悄然开放,紫色的花儿慢慢变大,玉米秆子渐高,条田上的冬麦快熟了,金黄色的麦浪随风起伏,感觉到了江南的盛夏。我走在田头,黄色的是麦穗,绿色的是玉米,紫色的是薰衣草;仰望苍穹,蓝天为底,白云飞翔;远处天山巍巍,长龙般迆逦,山顶上积雪皑皑;看到这些美景,我的心情也会情不自禁地飞扬起来,乘兴在手机上作诗一首。
望河亭夜景 张仁君 摄
援疆三年,可克达拉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尤其是结识了许多好友,让我感动并深深地记着。为此,我创作了100多首诗歌,出版了诗集《援疆:伊犁河畔的守望》,表达我对可克达拉的热爱与赞美。其中,《牧羊姑娘》被谱成歌曲,收进《援疆好声音》之第八辑《援友》公开发行,并收录进“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播放量超过90万次。同时,撰写了11万字的纪实散文《援疆记忆》,记录我援疆三年里的点点滴滴。

作者张仁君近照
回到镇江后,我多次梦回可克达拉。对口援疆是国家战略,镇江与四师可克达拉市结对多年,可克达拉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永远不会忘怀。遥祝可克达拉更加美丽富强!

来源/原创
编辑/杨倩尧
分享到:
评论
条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