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八团水稻连续14年实现丰产丰收
7.5万
师市融媒体中心

10月29日,记者从六十八团农业和林业草原中心了解到,今年,该团水稻种植面积2.7万亩,于10月下旬收割完成,最高单产达到900多公斤,平均亩产预计突破750公斤,实现连续14年丰产丰收。

六十八团地处伊犁河南岸,气候较为湿润,水资源充裕,拥有着得天独厚的水稻种植自然条件。60多年前,第一代军垦战士来到六十八团,在盐碱地上开荒造田、挖渠引水,拉开了大规模种植水稻的序幕。


近年来,六十八团全面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通过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广良种良法、普及数字农业等方式,持续做优做强水稻产业,让职工群众获得丰产丰收。

有了好田,才能种出好稻。2017年至2024年,六十八团分别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7个,开展了土地平整,新建、修复排灌设施,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覆盖,便于水稻全程机械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播下好种子,丰收更有底气。多年来,六十八团积极引进选育适合当地的优良品种,目前已形成以水稻主产品种农林315为主,伊粳12为辅,通过陆续推广适应市场的新品种稻花香、新稻系列等为补充的三足鼎立布局,为水稻产业提质增效打下坚实基础。


六十八团积极依托龙头企业,提升稻田标准化管理水平。该团依托新疆伊香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打造“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种植户”全产业链,以订单方式强化水稻种植管理质量,建立“从田园到餐桌”的质量可追溯体系,实现农产品加工与原料基地有机结合,持续增加职工群众收入。

六十八团还持续推动数字农业成果惠及更多职工群众。该团打造了水稻生产全程遥感监测管理平台,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实现水稻种植全过程数字化、智能化。该团还积极探索利用农业大数据、云平台,帮助解决农业产业发展中多种难题,形成从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水稻田冬翻工作,为明年的水稻生产奠定坚实基础,力争实现新一年丰产丰收。”六十八团农业和林业草原中心工作人员沈凤说。(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俊钦 武绍力 实习记者/ 蔡伟 古丽喀伊尔·艾合麦提江)


来源/师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杨倩尧
分享到:
评论
条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