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中国年
人生的轨迹总是充满了意想不到的转折,自小在关中平原长大的我,从未想过自己长大后会在一座叫可克达拉的边疆军垦新城中度过岁岁年年。
我在可克达拉已经度过四个新年了。记得刚到可克达拉时,城市的轮廓尚在勾勒之中,街道上的行人寥寥无几。谁能想到,短短几年间,这座小城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年味儿也在这座小城越聚越多。
可克达拉的新年好像是从阳历年末的烟花和爆竹声中开始的。银装素裹的可克达拉,冬夜万分寂静,当岁末的钟声敲响,我站在窗前向外望去,夜幕犹如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轻柔地覆盖在小城之上。不一会儿,一朵朵烟花迫不及待地冲向夜空,如同被点燃的希望之火。它们在黑暗中绚烂绽放,那五彩斑斓的光芒瞬间点亮了整个苍穹,如梦似幻。可克达拉开始热闹起来了,跳广场舞的老人,上学的孩子,怀里的幼儿,慢慢地填满了可克达拉的大街小巷。那一声声燃放在天空的烟花爆竹声,恰似新年的倒计时钟声,一下又一下,重重地敲击在人们的心间,催促着大家抛开过往的烦恼,勇敢地去拥抱全新的开始。
中午时分去邻里中心取快递,才发现邻里中心的年货街也开起来了。小城不大,人也不多,居民大都来自五湖四海,内地的年味也在这里蔓延开来。最吸引我的就是那些火红的灯笼和对联,大红的“福”字高高悬挂,那鲜艳的红色,就是新年最热烈的祝福。精致的中国结,丝线缠绕间,编织着团圆与美好的寓意。摊位一个紧挨着一个,水果、蔬菜、卤肉、干果等各色货品琳琅满目,丝毫不输伊宁市的年货街。我驻足在腊肉摊前,看着那一串串挂起的腊肉,美味和年味仿佛就在齿尖荡漾开来,摊主们个个精神抖擞,热情地吆喝着自家的商品,顾客们在摊位间穿梭,共同奏响了一曲热闹非凡的新年乐章,每一个音符都跳跃着喜悦与满足。恍惚间,好像是在我们关中平原年前的集市上。
不经意间,路旁的彩灯也在一夜之间挂起。傍晚时分,一个个彩灯就亮起来了,将大街小巷装点得温馨而浪漫。这些彩灯形态各异,有的如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圆润饱满;有的似一朵朵盛开的梅花,在寒夜中散发着别样的韵味;还有的仿若灵动的小精灵,闪烁着俏皮的光芒。灯光闪烁摇曳,给这座边疆小城披上了一层梦幻的外衣,让它在夜色中焕发出别样的魅力。这些灯光不仅照亮了人们回家的道路,更如同冬日里的暖阳,点亮了浓浓的年味儿,温暖了每一个居民的心。
可克达拉,这座军垦新城,短短几年的时间,各种业态都发展起来了。“十五分钟便民生活圈”基本可以满足日常所需,如今已然成为无数人心中的家园。我与几个朋友聊了聊,许多人已经把家人从各处接来,准备就在可克达拉过新年。
是啊!我们大家都怀揣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背井离乡,扎根于此,在这里,不同的方言交汇成一曲和谐的交响乐,各地的文化相互交融,碰撞出绚丽的火花。大家相互扶持,共同生活,一起为可克达拉的新年增添不同的色彩。
过年的时候,可克达拉就热闹起来了,邻里之间,互相邀请,互相拜年,城小人亲,小区里到处都是新年的欢乐。鞭炮声此起彼伏,朱雀湖游人如织,从最初的荒凉到如今的繁华,从寥寥无几的居民到如今热闹的烟火气,我们见证了可克达拉的一步步地成长。大家为了让这座城市变得更好,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都在努力奋斗着。
一年又一年,在时光的奔流中,可克达拉这座小城给了我越来越多美好的回忆。在这里,我有了一个幸福的家,有了一份热爱的工作,有了一群可爱的邻居,有了一个又一个生命中无法忘却的美好篇章,记忆中,我的关中平原的年味儿又在这遥远的可克达拉弥漫开来了。
(王蕾供职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党委组织部,现居新疆可克达拉市。文中图片由张志强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