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对于很多伊犁人来说,除了走亲访友外,还会去“家门口”的伊犁河风景区或是锡伯古城,逛一逛灯会,看一场打铁花,赏一台“非遗”表演秀、听一曲大戏……在喜庆、浓郁的年味儿里感受“非遗”的魅力。
2月3日晚,记者来到位于伊犁河风景区的“伊路有宁·灯耀双城”——第39届中国·秦淮灯会暨第二届伊犁河灯会,只见各式花灯造型精美、绚丽闪烁,将夜空装点得分外迷人,前来观赏花灯的游人如织,欢声笑语不断,一派热闹、喜庆的场景。
此次伊犁河灯会由江苏援伊·南京工作组支持,依托南京国家级非遗技艺秦淮灯彩及伊宁市多彩民俗文化资源,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力为各族职工群众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现场共设置42组花灯,“游秦淮”“大蓝鲸”“天山飞马”“千里画卷”“金蛇贺岁”……每一组花灯都融入了喜庆、祥和的元素,造型活灵活现、创意十足。灯会自1月21日亮灯迎客以来,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打卡、观赏。尤其是期间开展的年货集市、冰雪项目、打铁花表演等,颇受欢迎,为伊犁的旅游业添了一把火!目前,灯会仍在举行,将持续至3月底结束。
“最让我震撼的是近距离观看了‘非遗’打铁花。火花四溅,美轮美奂,照亮整个夜空。”游客李沛立说。
春节期间,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锡伯古城内也是灯火辉煌,热闹非凡。古城内挂满了五彩斑斓、造型各异的花灯和火红喜庆的灯笼,处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儿。
据悉,为了庆祝新春佳节,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从1月28日起,锡伯古城内每天上演火壶表演、佟员外招亲、飞天鼓上舞、“非遗”表演等节目,为来古城的游客献上了一道道新春文化大餐。这些活动于2月4日圆满结束,期间吸引了本县及周边伊宁市、可克达拉市、六十七团、六十八团等地的群众前来游玩,成为春节期间的网红打卡地。
“过年妈妈带我来这里看花灯,这里的花灯又多又好看,我最喜欢那条长龙造型花灯。看完花灯,我们还参观了锡伯古城的展馆,了解了锡伯族西迁的历史。”游客邓智彬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近年来,伊犁州和四师在加强对“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同时,通过开展灯会、社火表演、打铁花等传统民俗活动,引导广大群众走近“非遗”,感受“非遗”,让其精髓深入人心,文化源远流长。(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党艳丽 摄影/李沛立 张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