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包含页_
从0到95%!本土育苗让团场“甜蜜事业”开挂
7.5万
铁门关在线


4月2日,从二十一团传来喜讯:该团十一连首次尝试的甜叶菊本土育苗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经过精心培育,青翠鲜嫩的甜叶菊苗吐露新绿、长势旺盛,出苗率在95%以上,实现了师市甜叶菊大面积本土育苗零的突破。这不仅为团场破解甜叶菊育苗技术瓶颈带来了新的希望,更为团场的“甜蜜事业”注入了新活力。

青翠鲜嫩的甜叶菊苗吐露新绿、长势旺盛。


张清元在大棚内细心查看甜叶菊幼苗长势。


据了解,甜叶菊是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片中含有一种独特的甜菊糖苷,是天然植物甜味剂,其糖的甜度是蔗糖的300倍,热量却只有蔗糖的三百分之一。随着人们对健康、低糖食品的重视,甜菊糖苷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和食品工业等领域,甜叶菊的市场需求持续攀升。种植甜叶菊已然成为了一条极具潜力的增收新路径,也成为团场职工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

张清元(右)向连队“两委”成员展示幼苗根系生长状况。


二十一团引进甜叶菊种植已有10年历史。一直以来,甜叶菊的种苗100%从外省调入,不仅运输费用较高,增加了种植成本,而且种苗质量也不够稳定。今年,二十一团迎来了甜叶菊本土育苗的首次尝试,这个“破冰者”“追梦人”,正是十一连设施农业种植合作社的种植大户张清元。“我们不能总是依赖外地的种苗,一定要在本土育苗上闯出一条路来!”张清元坚定地说。

郁郁葱葱的甜叶菊幼苗


育苗之路充满了艰辛和挑战。甜叶菊种子细小,千粒重仅0.3~0.4克,幼芽顶土能力弱,对土壤、温度、湿度等条件要求极高。为了确保育苗成功,张清元提前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他根据甜叶菊的生长习性,对育苗苗床进行改良,增加有机质含量,确保土壤疏松透气;同时,对育苗场地进行严格消毒,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为了掌握更先进的育苗技术,张清元多次前往和田地区学习育苗经验,向周边技术人员请教,查阅大量相关资料。他深知,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育苗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张清元兴奋地展示根系发达的甜叶菊幼苗。


育苗过程中,张清元几乎每天都在大棚里忙碌,不敢有丝毫马虎。他严格控制苗床的温度和湿度,确保甜叶菊种子能够正常萌动、发芽、出苗,这些幼苗承载着他对“甜蜜事业”的梦想。

经过精心培育,张清元的9座育苗大棚里,一畦畦碧绿的甜叶菊幼苗葱郁可爱、长势旺盛,株高普遍在5厘米左右,部分健壮的幼苗甚至超过了8厘米。看着一株株嫩绿的幼苗,张清元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由于是在本地进行育苗,甜叶菊幼苗能够更好地适应本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提高了移栽后的成活率,预计4月中旬可出棚移栽。”十一连党支部书记胡军说。

郁郁葱葱的甜叶菊幼苗


“甜叶菊大面积本土育苗实现零的突破,这不仅是技术的突破,也是团场职工开拓创新、执着坚守的真实写照,它为团场破解甜叶菊育苗技术瓶颈带来了新的曙光,同时也为团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农业向‘新’提质,二十一团开来镇经济社会发展必将因‘新’而强、以‘质’致远。”二十一团党委书记、政委李志勇表示。

通讯员:马麟 邱瀚翔

来源/铁门关在线
编辑/杨秀洪
分享到:
评论
条评论
发布
底层页正文左侧包含页_
查看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