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包含页_
【石榴花开 籽籽连心】五家渠第三中学:精研思政新课题 共筑育人同心圆
7.5万
五家渠TV


图片

当非遗剪纸刻画出民族团结同心圆,当急救训练与生命教育同频共振,当情景剧课堂化解宿舍矛盾……五家渠第三中学以“大思政课”建设破题,贯通理论教学与实践育人双路径,通过创新构建“沉浸式课堂+社会化实践”教育生态,在学生心中播撒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

4月8日,五家渠第三中学九年级七班的情景剧思政课登上教育部典型案例榜单,这是师市推动思政教育改革创新、提升思政教育质量的一个缩影。

五家渠第三中学以“大思政课”建设破题,贯通理论教学与实践育人双路径。通过创新构建“沉浸式课堂+社会化实践”教育生态,在学生心中播撒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

思政课堂变身创意舞台,一场场由学生自编自演的情景剧正在热烈上演,通过生活化场景诠释着民族团结的时代内涵。

“情景剧让我们知道了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我要学好思政课,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五家渠第三中学学生张雅婷说。

近年来,五家渠第三中学致力于做好思政课。在课程内容上,突破教材局限,结合热点与生活实例,提升吸引力。德育课堂建设中,摒弃单一模式,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思维。同时,借助校园活动打造全方位思政体系,实现德育课程体系化,让思政教育融入校园生活。

“学校通过内容重构、德育课堂重建,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结合德育讲堂、学生社团活动、体育、艺术类活动,努力实现德育课程体系化,让思政课内容更加‘有料有趣’。”五家渠第三中学副校长祁翠萃说。

在五家渠第三中学为溪非遗剪纸社团里,《育石榴籽 铸中华魂》剪纸作品栩栩如生,细密的纹路勾勒出56个民族少年手挽手的同心圆;操场上,学生围拢在急救实操模拟区,按压训练假人的动作与思政课上“生命共同体”理论形成共振。这些浸润着责任与温度的校园场景,悄然诠释着思政教育与日常生活的深度交融。

图片

“以前的思政课只在教室里,现在学校还组织了各种户外活动。思政课变化很大,也更有趣了。”学生买合利亚·吾斯曼说。

学校通过户外实景教学、社团特色实践,让思政教育具象化为可感知的实践。同时,同步推进“青蓝工程”,让骨干教师指导青年教师,助力其成长,为思政教育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学校将思政工作与民族团结教育、学校的青蓝工程、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加强‘两育’工作机制,营造浓厚氛围。”祁翠萃说。

作为兵团政治理论类芳名工作室成员,五家渠第三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崔露承担着“青蓝工程”导师职责,带领青年教师开发出法治情景剧等特色教学模块。

图片

“作为‘青蓝工程’导师,我要带着青年思政教师一起成长,通过‘以赛促教’锤炼他们的教学创新能力,打造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的思政育人先锋队。”崔露说。

全媒体记者:杜 仪 朱小丽 王雪琪

来源/五家渠TV
编辑/杨秀洪
分享到:
评论
条评论
发布
底层页正文左侧包含页_
查看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