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包含页_
【北屯文学·地名故事】额尔齐斯河老渡口
7.5万
第十师北屯市

图片
图片


额尔齐斯河老渡口


 20世纪60年代初,额尔齐斯河是条很大很宽很深的河,北屯段河流上没有桥,渡口是一种跨越方式。

 老渡口的河两边,是用圆木搭接的粗犷的渡口码头,我和母亲姐姐乘过那种大渡船,大渡船其实不足40平方米,是两只船相接连体,一次只可渡一辆解放牌汽车。要摆渡了,车先上,于是,只见汽车开上去后,渡船猛地一次下沉抽搐一番,一摇三晃荡,挤得大河水陡然升高,然后稳住了,我们上去了。艄公无声地将自己与粗钢丝绳,由直角拉斜成几十度时,船就随一根粗钢丝绳缓缓启动,我们就完成一次好奇到了河的对岸。

 春秋牧民转场时,牛羊享受渡船,它们颤巍巍地被赶到船上,不知在享受摆渡乐趣还是在思考过河及过河后的命运,所以转场远行,所以渡船过河,因为湍急的河水隔岸有青草,那是它们的梦境和理想之彼岸,所以,任何天险地阻也挡不住生存的驱动。大群的马来了,一片烟尘,马儿不用上渡船,它们像下饺子一样,牧民的哨声就是冲锋号,马儿们拥挤着奋力跳入水中,清澈的河水一时浑浊如洪,很快,水中只露出高扬着马头,直奔对岸,蔚为壮观。过了河,就有新的草场。

 当时的老渡口很热闹,形成一个场所,夏季,便是公众的游泳场中心地。

 河中心的水很急,河水始终很冰冷,有要人命的旋涡,都说那种旋涡很厉害,人一旦卷入,便失去自控。往往是有人游泳至此,先是冰冷的河水使人双脚抽筋,然后,随旋转力,人会感觉被一只无形的手死命地往水下生拖硬拽……

 当时,那里淹没过一个回来相亲的海军战士,他和一个姑娘漫步老渡口,他是见识过汹涌大海的人,想下去玩玩,姑娘几经拦阻,可能海军认为小看了他的水中本事,于是下了河。他不知额尔齐斯河水太凉,他到了河中心腿就抽了筋,姑娘眼睁睁看着他被旋涡卷入水中,淹没于波涛平平的河水中,找到他时,已在下游十几千米处,这成为老北屯人心中永远一痛。  

 老渡口是人们集中地,人多,为此我们就瞒着父母偷偷在老渡口频繁下水,一直游到几百米远的大拐弯处。一般到此为止,那里是额尔齐斯河北屯段的神秘“百慕大三角”,游到那儿,稍有大意,就会抽筋被水拖入,每年都有人在那里殒命。

 我的第一次死和第二次生的老渡口。我一下水,脚下好像有无数小绳子在缠绕,很快不听使唤了,接着,像是有人直往水中拉,我扑腾了没几下,就觉得坠入一片灰黄,死寂无声,脑子一片空白,很快就什么也不知道了。等醒来的时候,已躺在河边的沙滩上,看看天是蓝天,云是白云,灰黄没了。我的哥哥他们看我睁眼了,都指着我的小鼻子狠狠地训斥:“差点淹死!”“以后别再逞能了噢!”说完又下水逞英雄去了,额尔齐斯河的诱惑力太大了。

 直至1968年8月,北屯额尔齐斯河大桥建成,大渡口不再使用。


讲述者:曾其祥 男 1957年3月生 汉族 四川简阳 本科 兵团十一师机关 退休干部

采录者:王翠兰 女 1971年4月生 汉族 山东邹城 大专 一八八团机关 退休干部

采录时间、地点:2024年4月15日 第十师北屯市

流传地区:第十师北屯市

来源/第十师北屯市
编辑/汤泽媛
分享到:
评论
条评论
发布
底层页正文左侧包含页_
查看更多新闻...
底层页正文右侧包含页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