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新疆希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疆希普”)生产车间机器轰鸣、高效运转,工人们熟练地操作设备、检查产品,一派繁忙有序的生产景象。
“公司根据制定的年度生产计划开足马力生产,一季度完成棉籽酶解蛋白产量1000吨,副产品精料伴侣近2000吨,实现了首季开门红。”新疆希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经理王云平说。
新疆希普于2010年落户师市,专注于微生态制剂、生物发酵饲料等领域研发生产。企业以棉籽深加工为核心,运用前沿生物技术,将棉籽转化为高附加值的蛋白原料与生物饲料产品。自成立以来,新疆希普始终将产品质量作为发展核心,严格把控原料采购、生产加工、成品检测全流程,赢得客户的认可。
新疆希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品控经理周新玲说:“质检的核心是指导生产,我们从源头抓起,每批原料检测合格后再投入生产,生产中加大产品抽检频率,确保最终产品符合标准。”
新疆希普锚定生物科技前沿,整合技术、人才、资金资源,搭建产学研平台,与顶尖科研院所携手突破棉籽深加工技术瓶颈;组建以博士、硕士为主的科研团队,构建起“基础研究—技术转化—产品升级”全链条创新体系,以强劲的创新动能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公司围绕研发、生产、品控三大核心,延伸销售和服务两大外延,每年在研发上的投入费用占销售收入的4.5%左右,金额在1600万元~1800万元之间。”新疆希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吕少英介绍。
新疆希普在棉秆资源化利用技术集成方面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其中《一种高效棉花秸秆腐熟剂及其制备方法》为核心发明专利。
创新步伐不断加快,企业竞争力稳步提升。新疆希普通过生物科技深度赋能,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将棉籽“变废为宝”,转化为高附加值植物蛋白原料,既延伸了棉花产业链,又为畜牧业提供优质蛋白,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2021年建成年产1万吨棉籽酶解蛋白生产线,年产副产品精料伴侣2万吨,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新疆希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经理王云平说。
这条智能化生产线的投产,不仅体现了新疆希普的技术创新能力,更彰显企业践行“绿色循环经济”的责任担当。公司已经开始规划二期生产线,准备扩大生产规模。
“根据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加大公司研发生产力度的同时,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生产任务。”王云平表示。
全媒体记者:朱小丽 杜 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