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包含页_
科技特派员的“田间答卷”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7.5万
原创



五月田间农事正酣。一场以科技创新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正在十师北屯市生动展开。

5月12日至15日,石河子大学科技特派员专家团队联合十师农科所,深入八个团场开展周期技术指导服务,在田间地头忙着“问诊开方”,针对不同作物特性提供精准技术指导,助力农业增效、职工增收。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探索出一条科教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

在田间指导现场,科技特派员李卫华教授在观察小麦分叶情况时指出“健壮的分叶意味着前期水肥管理科学合理”,并结合气候数据分析与土壤墒情,围绕病虫害绿色防控、生态肥水调配等环节提出优化建议。对于除草效果的分析,专家们从除草剂作用原理出发,为农户讲解药效发挥规律,让农业生产从“凭经验”转向“靠科学”。这种“手把手”的教学,让农户既学到了技术,更掌握了科学种田的思维方法。

“通过科技特派员的悉心指导,让我们掌握了更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对增产增收充满信心!”一八四团三连职工闫兆勇开心地说。

教学与科研是源头活水,农业生产则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在李卫华一行专家看来,田间地头的现实问题是科研创新的起点,而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则为农业生产注入新动能。这种双向互动的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科研与生产实践的壁垒。当生产中遇到的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等实际案例走进课堂,成为教学素材;当实验室里的新技术、新方法走出“象牙塔”,应用于田间,科教与生产之间便形成了良性循环。

长期以来,十师农业发展面临着人才短缺的挑战。石河子大学科技特派员专家团队的到来,犹如一场“及时雨”。他们建立起“关键时期定点指导+全年跟踪服务”的模式,在作物播种、生长、病虫害防治等各个环节,为农户提供全链条技术支持。师市农科所所长陈贵红说:“专家团队不仅在小麦等主要作物种植上提供指导,还针对瓜子类作物的病虫害防治等难点问题,开展专项技术服务,真正做到了精准施策。”

通过近些年的技术指导,有效助力师市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稳产增收。农业生产实现了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作物品质和产量显著提升,真正让科技成为农业增效、职工增收的“金钥匙”。

 “专家教会我们精准用药、科学施肥,种地变得更轻松,收成也更有保障了。”职工们感慨道。

为打通科技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陈贵红建立了十师农业科技服务微信群,进行线上指导、发布高产栽培技术规程,职工群众能够在第一时间接受专家的技术指导。

从春耕备耕到秋收冬藏,科技特派员们始终扎根一线,将现代化农业技术送到田间地头,真正实现了农技服务“零距离”。(全媒体记者 郑瑶)

来源/原创
编辑/杨秀洪
分享到:
评论
条评论
发布
底层页正文左侧包含页_
查看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