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慧
中国共产党党员
嘉荫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语文教师;
省级优秀班主任;伊春市优秀教师;
伊春市中小学优秀党员教师;
市、县级骨干教师;
黑龙江省第四批援疆干部人才
受援单位:
第十师北屯中学
座右铭:休别有鱼处,莫恋浅滩头。
致亲爱的自己:
离家进疆已月余,总有些话想说给自己听,总有一种情怀希望您与援疆人产生共鸣。
援疆支教,是我为我的人生的另一半而来。
记得电影《玻璃樽》里有句令我喜欢的台词:人生下来的时候都只有一半,为了找到另一半而在人世间行走。有的人因为幸运,很快就找到了;而有的人,却要寻找一辈子。2019年临近尾声时,我被寻找人生的另一半的强烈信念驱使着,她召唤着我,请随我来——
是啊,走出去,才能眼界阔,天地宽。2020年3月,我的人生,已一半是龙江,一半是新疆。
援疆支教,是为我的人生丰盈完美的情怀而来。
人生当苦又何妨,良人当归即是好。援疆人必定有最美好的回忆、最充实的情怀、最完美的人生。还记得临行前年迈的娘亲,一遍遍的叮咛、一句句的嘱托:照顾好自己,常和我视频见见面——让我清泪成行;婆母送我出征前的一个拥抱、一番话语,使我折断柔肠!谁不想做孝顺女,谁又不是好儿郎?!《论语•里仁》里“父母在,不远游”,那我是违了古训了。可后面还有一句“游必有方”,是说选定了目标就要前行。龙江到新疆,从此就有了跨越万里之遥的牵挂。
我的人生,已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援疆支教,是为我的人生成就美好而来。
要么读书让脑子动起来,要么行走让身体动起来。丰富多彩、充实丰满的生活,就是从一个点走到另一个点,继而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组面成体的过程。我庆幸,我拓展了自己曾经的有限边界。援疆,这就是人生的历练,也是责任的担当。从辞家赴疆的那一刻,就是目标在前,就是心之所向,就要素之以往。
我的人生,已一半是过往,一半是成长。
援疆支教,因为在找寻另一半,也在失去另一半。
援疆前我有一帮可爱的娃儿,我们的班级是"喜忧杂货铺"。现在我把对龙江孩子的爱移嫁到新疆孩子们的身上了。记得第一天语文课后,哈萨克族的男孩叶尔布力森用他纯真的眼神问我:老师,你会一直教我们吗,我好喜欢你;课上有个民族孩子反应较慢,跟不上老师授课思路,我尽量利用课下时间辅导她,并让同桌主动帮助她。我告诉孩子们:我们是一个大家庭,我们要像石榴籽一样紧密团结在一起……教育是爱的艺术,更是美好品德的传承。在这里,我和孩子们的故事才刚刚拉开帷幕。
援疆是为了遵从内心的召唤,体悟别样的阅历成长。这几年可能要失去对家庭的照顾、对老人的尽孝,但也可以得到家人的理解与支持。面对完全陌生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会有难以适应和力不从心之感。但想想执著援疆的初心和寻找另一半人生的坚定信念,我相信,所有失去的那一半,将会在我三年援疆圆满结束时,以另一种成长来回报。
一路风尘向西北,步履铿锵;豪情万丈守家国,支教援疆。
援疆,就是为了实现人生的另一半。信念在前,路就在前。
王素慧
20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