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式联运+跨境冷链”
自贸试验区十二师区块双轮驱动打造外贸新引擎
5月6日,在新疆九鼎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物流基地,一辆辆满载苹果、葡萄和番茄的TIR国际公路运输卡车整齐排列。随着一声发车指令,这些车将通过霍尔果斯口岸的“绿色通道”,直奔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场。这正是今年中国(新疆)自贸试验区十二师区块改革创新的一个缩影——通过“市场集采+国际公路运输(TIR)+快速通关”全链路贯通,果蔬出口运输时间缩短50%,损耗降低10%~15%。
作为我国西北沿边地区首个自贸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师区块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围绕“一带一路”枢纽定位,不断探索外向型经济新路径。截至今年3月,已聚集6894家市场主体,外贸企业进出口额突破54亿元,同比增长率连续18个月保持两位数。
新疆九鼎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物流基地,是这一探索的鲜活样本。过去,新疆优质果蔬出口需经历多次装卸和繁琐通关,而如今,依托“中亚果蔬进出口基地+跨境冷链物流+属地直通”模式,货物从集采到出境实现“一站式”通关,霍尔果斯口岸的监管查验环节前置至市场内,完成装货后直接通过TIR运输系统出境,全程“零倒装”,物流效率大幅提升。今年3月,首条“TIR+绿色通道”农产品专线开通,仅一季度便带动果蔬出口额同比增长超150%。
资料图
这一创新不仅打通了中亚市场“最后一公里”,更带动了产业链协同发展。新疆九鼎商贸物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智燕说:“新模式让新疆农产品在国际市场更具竞争力,中亚客商的订单络绎不绝。”
与此同时,十二师区块还与哈萨克斯坦阿勒腾奥尔达果蔬市场达成合作协议,24小时内即可将中国农产品直送阿拉木图,形成“国内集采枢纽+境外销售网络”双向联动。
物流动脉,多式联运贯通欧亚。在山东高速新疆国际物流产业园内,一列满载番茄酱的“鲁疆班列”正缓缓驶出。这趟班列采用“一箱制”运输模式,集装箱从乌鲁木齐出发,经天津港出海,全程“不开箱、不换箱”,物流成本降低20%。作为“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枢纽项目,鲁兵多式联运枢纽中心的建成,标志着十二师区块在物流领域的又一突破。
该中心依托3条铁路专用线和海关监管区,与山东高速集团省内网络联动,形成辐射欧亚的物流主通道。2025年,十二师区块协助该园区申请铁路国联计划200列,并创新国际铁路提单融资模式,鼓励金融机构基于铁路运单提供信用证和贸易融资服务,为企业降低综合成本30%以上。园区负责人何君表示:“未来,这里将成为连接‘一带一路’的智能物流中枢,年货运吞吐量预计突破100万吨。”
改革试点的纵深推进,离不开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十二师区块推行“容缺受理”审批新模式,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天,新增市场主体日均4家;金融领域,“惠贸贷”和“科技贷”政策为中小微企业注入低息资金,国际结算便利化试点吸引外资企业落地16家,同比增长33%。新疆丝路汽车进出口贸易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亚历山大·埃里温感慨:“这里的高效服务和政策支持,让我们的重型卡车出口业务在中亚市场如鱼得水。”
当下,十二师区块计划打造“亚欧集采中心”和“跨境电商产业园”,推动9610、9810跨境电商通道建设,并联合深圳大学共建“中亚法律研究院”,为“走出去”企业提供跨境争议解决服务。十二师自贸办副主任董烈隆表示:“要以开放倒逼改革,让制度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资料图
在这片30.8平方公里的试验田上,十二师区块正以大胆试、大胆闯的姿态,书写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开放发展的新篇章。冷链物流的“加速度”、多式联运的“大动脉”、制度创新的“软实力”,共同绘就出一幅高水平开放的壮丽画卷。
记者/摄影:冯晓玲
通讯员:陈姗 高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