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摊点、大民生。各街巷发展起来的“地摊经济”,从激活就业力量,到满足群众生活需要,再到唤醒充满温情的城市记忆,成了市民下班后休闲购物的好去处。
干果、水果、糖果、冻货、蜂蜜、日用百货、鲜花……走进乌鲁木齐市日月星光百姓市场,各摊位整洁美观,商品种类齐全。
“以前市场就是一个个摊位,去年免费给我们升级改造了外立面,环境好了,生意也更好了。最近市场管理方还为我们减免了101天的租金,减轻了我们的经营压力。”百姓市场B区京疆干果店老板余敏说,在这里摆摊,人流量大、生意好,这几天,店里的各类干果卖得很好,她需要不断补货才能满足顾客需求。
百姓市场A区一然玉器店进行了分区,一部分区域销售玉石,另一部分区域摆了些鱼、虾、鸡等冻货。“我们向管理方申请,临时增加了冻货销售,一店多营,增加收入。”该店老板孙爱民说。
日光小区居民李蕾青平时回家路过百姓市场。“我喜欢吃风干肉,路过的时候顺便就买了,特别方便。”李蕾青说。
12月18日20时许,在水磨沟区龙瑞街山水兰德小区门口,经营烤肉、干果、蔬菜、鞋服的30多位摊主正忙着招揽顾客,他们多为小区居民,将摊位设在家门口的固定区域,经营起来方便又规范。
黑绵羊原味烤肉摊销售羊肉、板筋、肉筋、油包肝、假腰子、鸡翅等十余种烤串,顾客喜欢围在烤肉摊旁,闻着散发的烤串香气,一边撸着串,一边和老板热络地聊着天。
摊主沙吾尔江·沙吾提说,他们是一个夫妻店,每天早晨从山西巷买肉回来,在家串好,下午六点半出摊,凌晨一点收摊。
“现在每天营业额基本在2000元左右,除去成本每天收入有1000元左右。”沙吾尔江·沙吾提说。
随着元旦和春节临近,位于米东区古牧地东路街道丰源社区的贡米巷特色街区,室外商户纷纷摆出冻货、糖果、土特产等,既吸引了顾客,增添了人气,也让街区的烟火气更足了。
连日来,商户冶付明备足了50多种冻品、糖果等商品,迎接即将到来的元旦假期。丰富的货品、优惠的价格,再加上冶付明说话幽默诙谐,他的摊位上人气很高。
“这两天,社区和市场管理方积极帮忙协调解决各类问题,我们的发展信心很足,节前销售旺季临近,大家备足货品,准备大干一场。”冶付明说。
商户刘慧将辣条摆了出来,吸引了不少顾客。她说,这两天天气比较好,她每天中午都来摆摊,摊位人气旺,生意不错,自己有信心把生意经营得越来越好。
近日,乌鲁木齐市出台促进消费实施方案,从7方面发力促进消费稳增长,其中一方面就是逐步恢复集市经营,切实惠及百姓民生,包括发展地摊经济、后备厢经济,刺激居民消费,促进就业创业。
乌鲁木齐市商务局(粮食局)副局长张振江说,将合理划定城市公共区域或城市非主干道,用于设摊经营、销售各类商品;适度放宽餐饮外摆限制,允许利用大型商场、餐饮企业外围广场搭建集市,允许合理利用道路资源和空地设置就餐临时停车位;依托商圈、商业综合体、文旅景区等载体,打造一批适合常态化开展汽车后备厢文化集市的场所,区县之间差异化设置,定期开展特色活动、突出亮点,逐步形成良好的示范带动力。
“通过恢复市民集市、打造夜间经济,让城市经济活起来,百姓腰包鼓起来,增加城市烟火气,促进消费市场稳定增长。”张振江说。(图/全媒体记者史传芝 王磊 宋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