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包含页_
尚实干 勇作为 敢担当 ——记师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郑扬
 
第四师可克达拉市融媒体中心

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周璇


2017年,被评为“访惠聚”驻连(村)先进工作者;2018年,获评师市安全生产先进个人;2020年,获评师市交通运输局“扫黄打非”先进个人及兵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2021年,成为交通运输领域“平安英雄”候选人,并获评兵团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先进个人。面对这些荣誉,他只是摸头笑笑说:“没有啥,我就干了应该干的。”他就是师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郑扬。


2009年12月,怀揣着对绿色军营的向往,高中刚毕业的郑扬和30多名同乡,经过一天的颠簸,终于到达他们梦想开始的地方,成为了解放军战士。要当一个好兵,不仅需要坚毅的信念,更要有强健的体魄、高尚的品质。无论是骄阳似火,还是冰天雪地,18岁的郑扬都咬牙坚持,再苦再累也没有松懈过。他说:“当时就想着,我一定要练就硬本事,服务人民,报效祖国,展现人民子弟兵的风采!”


2012年4月,郑扬通过连队推选,进入预提指挥士官集训队。更大的训练强度、更高的工作标准、更严的管理制度,使他真正从普通兵成长为连队骨干。同年7月,郑扬通过了组织考察,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2013年12月,郑扬退役,转业成为可克达拉市筹建委的一名办事员,又在次年12月,成为伊犁鸿途交通运输有限责任公司的一名科员,并于2015年5月考入师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丰富的经历让郑扬更加树立了“尚实干、勇作为、敢担当”的信念,他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新时代党员和退役军人的使命和担当。


作风硬朗 扎根基层


2017年1月,郑扬响应组织号召,去地方开展“访惠聚”驻村工作。那年是“访惠聚”最艰难的一年,督导、维稳压力都很大。郑扬去的第一年,也是兵团进驻察布查尔县扎库齐牛录乡查干布拉克村的第一年。由于没有经验可循,他就利用自身特点和兵团工作队特色,从工作作风带起,制定了“一日生活制度”,严格执行准军事化管理,统一着装、统一内务、晨起早操、每日小结,并规范了村里的升国旗仪式。驻村期间,还利用各种节日,开展一系列文体活动35项,组织村民参与1.5万多人次,极大地丰富了当地的文化生活。一年来,通过各类入户走访摸底,梳理出村民实际困难37件,解决21件,共计办好事实事40余件。同时,先后组织了“文化下乡”“光明行动”“医疗救助”等惠民活动16项,并借助派出单位的大力支持,通过两天的大会战,完成了村委会院内和人行道2500平方米的沥青路面硬化。


为了少花钱、多办事,郑扬还借来团场的压路机,自己驾驶,对铺好的路面进行碾压。


“当时凌晨两点钟以前是没睡过觉的,因为我们工作队是纯军事化管理,也给地方老百姓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他们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工作队。”对于老百姓的认可,郑扬很是自豪。


“当年,自治区对维稳、‘访惠聚’工作抓得非常严,在这样的情况下,自治区督导组到我们村后,不跟村干部谈,也不跟我们工作队谈,直接就进到老百姓家里,问老百姓,‘来,你给我讲这工作队怎么样?’‘好,就不说了,来,下一家。’好不好?’‘好!’老百姓都说好。最后督导组总结道,这个‘访惠聚’工作队的工作是无可挑剔的。”当年,郑扬所在的“访惠聚”工作队被评为自治区优秀先进工作队,他本人也被评为兵团级先进个人。


迎难而上 主动作为


对于郑扬而言,2019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他负责的客运管理处完成了师市运政职能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转变。3月初,兵团交通运输局和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下发文件,要求5月30日之前,完成师市辖区内所有道路运输行政职能承接工作,共下放行政职能126项,涉及道路运输行政职能28项。这项业务属于兵团的新生业务,涉及客运、货运、驾培机构及机动车维修等多个行业,业务量很大。


时间紧、任务重,但当时的客运管理处包括郑扬在内,只有3个人。面对完全陌生的工作领域,他只能硬着头皮扛起这份责任,主动与伊犁州运管局沟通协调,进行业务对接。为了学习经验,他带着2名同事,前前后后往伊犁州运管局跑了不下20次。最后,对方也被他们的这种执着打动了,于是告诉郑扬:“你们先回去准备人,因为这摊子事,没有十来个人是接不住的。”


回去后,郑扬如实向领导反映情况,但领导表示只能临时从其他业务口抽调人员过来帮忙。郑扬心想,临时性人员绝对不行,第一不会用心,第二可能刚开始熟悉业务就要走了。于是他带着仅有的2名同事,跑遍了八县两市的运管局,跟他们一一对接。


八县两市全部跑完后,郑扬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因为道路运输分很多业务口,当时伊犁州运管局有客运处、货运处、安全处、器材物资处等多个部门,全局从上到下加起来有将近二百人,仅凭郑扬他们三个没有接触过这方面工作的人,是很难完成相关业务对接的。


伊犁州运管局负责人多次劝阻他们:“就凭你们几个人,这事是搞不了的。”在这种不被看好的情况下,郑扬主动提出去伊犁州运管局帮忙干活,三人待了整整一个星期,熟悉了工作内容。回来以后,遇到不懂的问题,郑扬又好声好气地请人过来,并提前解决吃住行等问题。这种“请进来、走出去”的帮带模式,让郑扬三人迅速熟悉了业务,能够有效行使运政职能。虽然在5月30日之前没能完成全部的交接,但短短两个月,就完成了交接业务的80%。到7月1日之前,交接全部完成。他们负责的客运管理处的整体框架也完全构建好,并开始正式办理道路运输、行政业务。


“那时候天天加班学习,仅道路运输其中的一本,就有大拇指这么厚。行业标准可能要更多一些,都在我的电脑里存着,基本上每条标准都在十几到二十几页,需要参考和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回忆起当时的情形,郑扬只觉得时间真是不够用。


“当时也非常迷茫,但是没办法,必须要理清思路,组织我们现有的人员加班加点恶补。因为师市在这方面的业务确实是空白。2019年5月30日,我们共接收运输企业53户、车辆维修企业45户、驾校2所、车辆937辆、从业人员141人,当年我们全师的道路运输行政管理也是井井有条,完成了平稳过渡。”对于当年的业务,郑扬依旧烂熟于心,张口就能报出具体准确的数据。


提起郑扬,师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李强说:“当时我们面对好多新业务,有太多东西要学,但经费不足,郑扬就自己掏钱买书学。他不光给自己买,给我们这些同事也买,带动大家一起学习。”


敢于担当 冲在一线


2020年春运时,疫情出现,身为党员的郑扬带头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由于疫情封控,没证无法通行,郑扬当机立断去办了通行证,第一次6张,第二次15张,这21张通行证解决了师里人出不去、东西送不进来的难题。


当时,在六十四团小面积爆发疫情后,郑扬主动承担了人员转运工作。转运工作琐碎、量大,为确保及时联系到转运人员,让大家安心,他又赶忙从家里拿了个手机。接人时,同事开车,郑扬就坐在副驾驶打电话,从六十四团接了人出发到花城宾馆,他没有和旁边开车的同事说一句话,因为一直在打电话。


“这个电话还没停,那个电话又响了,那个电话才接通,这个电话又在响。”


“一辆车最多拉十来个人,我们就来回跑,一共转运了813人。”郑扬回忆道。


疫情封控时,郑扬准备了一个军用小背包,就睡在办公室。但每天都在外面跑,在办公室的时间不到3个小时。


“从1月23日那天出了家门后,就再没回过家。当时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我感觉就跟过了两年一样,太充实了。”


由于条件有限,住在办公室的郑扬没法洗澡,只能在卫生间擦擦身体,简单洗漱。偶尔想改善下伙食,也只是跑到花城宾馆去吃个和隔离人员一样的盒饭。


“那时候真觉得那个盒饭好吃得不行,因为没有按时按点吃过饭,一般都是泡面。我们有个保温杯,那保温杯走的时候装的是开水,可等有空吃泡面的时候,保温杯里的水都变温了。”


对待工作,郑扬总是做得多说得少,乐于奉献,不忘初心,秉承着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奋战在交通运输工作一线。他总说:“我曾经是一名军人,转业到地方工作,其实哪儿都一样,都是为人民服务。”看似简单的话语,却饱含着一颗为人民服务的赤诚之心。


来源/原创
编辑/杨倩尧
分享到:
评论
条评论
发布
底层页正文左侧推荐包含页_
查看更多新闻...
底层页正文右侧包含页_

Copyright 2007 www.btzx.com.cn all right reserned

技术支持:兵团广播电视台兵团在线网站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爱民路439号

版权所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电视台

新 ICP备12002554号 - 1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新备200800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6512020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