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记者从自治区防震减灾和抗震救灾工作会议上获悉,新疆地震预警系统建设步伐加快,地震预警能力不断提升,部分地区具备秒级地震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地震灾害风险防范基础更加稳健。
图为自治区防震减灾和抗震救灾工作会议现场。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杨舒涵摄
新疆处在特殊的地震构造区。近年来,全区地震监测站点由317个增至1097个,实现全疆3级以上地震2分钟自动速报,天山中段地区已具备秒级地震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喀什地区已建立地、县、乡三级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管护包保责任制;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自主研发了“三网一员”管理系统、应急监测指挥平台;阿勒泰地区自筹30万元改造地震观测站。
与此同时,全区地震防御能力稳步提升。优化地震监测台网布局,已完成自治区级地震预警中心、地级发布平台建设,累计布设预警终端692个,新建改建预警台站978个。全区各地各部门坚持“专群结合”,强化震情跟踪和会商研判,做好群测群防,每个村至少配备1名兼职地震宏观观测员,多举措持续提升监测预测预警能力。
下一步,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将统筹气象、水文、地震、地质、森林草原等监测基础数据,加快推动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自治区地震局也将加快构建地震灾害风险防治新格局,全面提升全社会防震减灾能力,用好风险普查成果,推进城市震灾风险防范,推进新疆地震监测预警能力提升项目立项实施,打通地震预警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