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六师五家渠市党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会议召开,会议提出要聚焦“五项重点”,坚持“五区联动”,加快建设兵团畜牧生产示范区,持续推进“十百千”畜牧生产工程。采取“团场+企业+合作社+连队”养殖模式盘活牛羊养殖场,打造百亿产值生猪产业集群、百亿产值肉牛肉羊产业集群。 2022年,第六师五家渠市以实施乡村振兴为抓手,紧盯职工增收、农业增效等重点工作,创新思路,攻坚克难,取得了一定成效。
据统计,2022年,第六师五家渠市主要牲畜存栏113.09万头(万只),同比增长7.4%,其中牛6.65万头,同比增长31.9%,猪63.53万头,同比增长5.7%,羊42.91万只,同比增长6.9%。去年全师新建、改扩建规模养殖场10家,2家规模养殖场通过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验收。编制了生猪产业集群方案。师第六师五家渠市类总产13.19万吨,增长4.4%,禽蛋总产4.45万吨,增长2.5%,牛奶总产5.35万吨,增长8.3%。
去年,新疆泰昆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昆农牧公司)在疆内现有断奶仔猪60万头,生猪出栏量70万头,80%产能在第六师五家渠市辖区内。公司商品猪养殖采用“公司+合作社+租赁,“公司+合作社+自养”两种合作模式,公司与合作社、租赁养殖的农户建立起了良好的信任与合作模式,合作社与职工均获得了较好的收益。
“合作社和职工为我们代养,每年两批次共计出栏15万头商品猪。”新疆泰昆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商品猪公司总经理李炜说。
租赁模式下,泰昆农牧公司租赁连队和职工个人的养殖圈所,派出公司专业技术人员负责,雇佣连队职工群众和一线养殖人员,每年两批次可提供就业岗位50人左右,人均年收入7至8万元,向市场供应10万余头商品猪。
“无论是代养模式还是租赁模式,我们公司的技术人员全年驻场,在开展技术指导、防疫、养殖培训的同时,还指导一线养殖人员使用新设备等。”李炜说。
五家渠蔡家湖康达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6年,有社员6人,工作人员11人,主要从事生猪养殖和销售,2018年开始和泰昆农牧公司合作,为公司代养生猪。
“我们合作社去年出栏商品猪16000头,给泰昆农牧公司代养,我们的风险也很小,按照公司的相关要求,把猪养好就行,过程中的饲料供应、防疫、生猪收购等环节都由公司统一管理。”五家渠蔡家湖康达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国宁说。
军户农场八连华联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园区2019年建成运营,目前有圈舍13栋,存栏肉牛3000多头。2022年,养殖园区出栏肉牛1.5万头,实现产值1.3亿元,带动30多名职工增收。
“我在这里工作三年了,一年下来能挣七八万元,去年我买了辆新车,有了车上下班更加方便了。” 军户农场职工马飞林说。
如今,合作社与新疆华凌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长期包销合同,实现了由传统养殖向生产集约化、销售一体化模式的转变。
“2023年,我们计划适度扩大规模,争取存栏5000多头,出栏1.5万头左右,带动更多的职工增收致富。”军户农场华联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应贵说。
第六师五家渠市党委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按照“稳粮、优棉、强果畜、促加工、树品牌”的思路,大力发展生猪产业,加快实施奶业振兴,稳步扩大牛羊产业,持续做强家禽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养殖,建立和完善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发挥品牌优势,促进畜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目前,以天康、泰昆、正大、大北农为龙头的公司,正在芳草湖农场、一〇五团、新湖农场、一〇六团、一〇三团、一〇二团、共青团农场、奇台农场和红旗农场发展生猪产业,并逐年提升改造基础设施,扩大养殖规模。以芳草天润、西部准噶尔牧业、蔡家湖现代牧业3个标准化奶牛场为依托,着力提升集约化养殖规模和水平,大力实施奶业振兴,全面推进第六师五家渠市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合理布局优质饲草种植,提高饲草料的加工利用水平,多渠道增加饲草料供给,为加快建设兵团畜牧生产示范区提供基础和保障。”第六师五家渠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畜牧兽医站站长赵卿说。
2023年,第六师力争实现肉类总产14万吨、禽类总产5万吨、奶类总产5.9万吨、水产品产量2200吨。新增全株青贮玉米、优质苜蓿种植面积1万亩,创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2个。